首页> 中文学位 >羧甲基壳聚糖锌多肽复合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6h】

羧甲基壳聚糖锌多肽复合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CMC-Zn+-P复合材料的细胞毒性试验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试剂及材料设备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原代细胞形态鉴定

2 免疫组织化学鉴定

3 细胞生长情况

4 细胞增殖情况

讨论

第二部分 CMC-Zn+-P复合材料的动物毒性试验

材料及方法

1 研究对象及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急性毒性试验

2 口腔黏膜刺激试验

3 皮肤刺激试验

4 长期毒性试验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牙周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研究羧甲基壳聚糖锌多肽复合材料(carboxymethyl chitosanzinc and peptide,CMC-Zn+-P)的生物安全性,为材料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
  方法:
  1.细胞毒性检测:在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对其形态学进行观察,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制取材料浸提液,以不同的浓度与细胞培养液混合,用于培养细胞,并进行分组,1~4组为实验组,材料浸提液的浓度分别为100%、75%、50%、25%,第5组为对照组,不含材料浸提液,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材料浸提液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通过计算细胞的相对增殖率(RGR),对细胞毒性进行评级。
  2.急性毒性检测:选取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单次灌胃5 g/kg复合材料,对照组单次灌胃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给药以后,大鼠正常饮食饮水,连续观察一周,记录大鼠的行为活动状态,7天后对其进行称重、取血,检测大鼠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处死后进行尸检,完整取出大鼠各脏器,计算大鼠体重相对增长率和脏器指数,并进行病理切片检查。
  3.口腔黏膜刺激试验:选取1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麻醉后,将复合材料涂抹于大鼠的左侧口腔黏膜,将生理盐水涂抹于大鼠的右侧口腔黏膜,每侧均涂5 min,观察24 h后,将大鼠处死,并取用药部位的口腔黏膜,用10%福尔马林固定,进行HE染色,并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4.急性皮肤刺激试验:选取1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试验前24 h剔除背部的被毛,约3 cm×5 cm大小区域,将5 g/kg体重剂量的复合材料均匀涂抹于大鼠的背部,将药物用纱布盖住,使用无刺激性的胶布将其固定。24 h后去除纱布及药物,观察试验区皮肤是否出现红斑、水肿等情况,并观察大鼠是否有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连续观察一周。
  5.长期毒性检测:选取健康的Wistar大鼠40只,将它们随机分为4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大鼠灌胃5 g/kg、2 g/kg、0.5 g/kg复合材料,对照组灌胃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给药3个月。3个月后,取血检测大鼠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处死后进行尸检,完整取出大鼠各脏器,计算大鼠体重相对增长率和脏器指数,并进行病理检查。
  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细胞毒性检测:体外培养的HPDLCs呈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免疫组化结果示细胞抗波形丝蛋白染色呈阳性,抗角蛋白染色呈阴性,培养的细胞来源于中胚层组织;不同浓度的材料浸提液对体外培养的HPDLCs均有促进增殖的作用,各组细胞的RGR均大于100%,细胞毒性分级为0级。
  2.急性毒性检测:单次灌胃给药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试验大鼠行为状态良好,均未出现大鼠死亡的现象,两组大鼠在体重增长、脏器指数、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各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理检查各组大鼠的内脏器官,未发现明显异常。
  3.口腔黏膜刺激试验:试验用鼠未出现死亡,双侧口腔黏膜均无充血、水肿、糜烂等情况,病理切片也未见明显异常。
  4.急性皮肤刺激试验:试验用鼠皮肤未出现红斑、充血、水肿及糜烂等异常情况,也未出现实验动物的死亡。
  5.长期毒性检测:高、中、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的体重变化、脏器指数无明显差异,各脏器无肉眼可见的病损,病理切片检查也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结果在四组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在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中,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尿素(BUN)、葡萄糖(GLU)及肌酐(CREA)在四组中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总胆固醇(CHOL)结果出现组间差异,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发现,高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01,高剂量组的CHOL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与中剂量、低剂量组相比,CHOL含量偏高,P=0.015,0.001;中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CHOL含量偏高,P=0.003;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以及低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CMC-Zn+-P复合材料对体外培养的HPDLCs不仅无细胞毒性,而且还可促进细胞的增殖,对大鼠无急性毒性、无急性皮肤刺激毒性、无口腔黏膜刺激毒性、无长期毒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