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类型、不同程度弱视对立体视觉的影响
【6h】

不同类型、不同程度弱视对立体视觉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不同类型弱视与近立体视觉的关系

2.不同类型弱视与远立体视觉的关系

3.不同程度屈光不正性弱视与近立体视觉的关系

4.不同程度屈光不正性弱视与远立体视觉的关系

5.不同程度屈光参差性弱视与近立体视觉的关系

6.不同程度屈光参差性弱视与远立体视觉的关系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弱视对双眼视觉影响的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矫正视力到达1.0时弱视患者的远、近立体视觉,探讨不同类型、不同程度弱视对立体视觉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双眼视力矫正均达1.0弱视患者共247例,屈光不正性弱视116例,屈光参差性弱视84例,斜视性弱视30例,形觉剥夺性弱视17例。根据初诊时矫正视力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采用颜少明立体视觉图测定近立体视,近立体视锐度按照15″~60″、80″~200″、400″~3000″分为中心立体视、黄斑立体视、周边立体视三组,统计各类型、不同程度中心立体视、黄斑立体视、周边立体视人数,比较不同类型、不同程度弱视在三组中近立体视锐度有无统计学意义。同视机测定远立体视,按照存在、不存在,分别记为阳性(+)、阴性(-)两组,统计各类型、不同程度弱视两组人数,比较不同类型、不同程度弱视远立体视觉有无统计学意义。
  结果:①不同类型与立体视觉的关系:屈光不正性弱视中心立体视锐度存在率最高,占60.34%,屈光参差性弱视中心立体视锐度占47.61%,斜视性弱视中心立体视锐度占26.67%,形觉剥夺性弱视中心立体视锐度占29.41%。斜视性弱视周边立体视锐度存在率最高,占33.33%,形觉剥夺性弱视周边立体视锐度占29.41%,屈光参差性弱视周边立体视锐度占15.48%,屈光不正性弱视周边立体视锐度占8.62%。4种类型弱视近立体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22.48,P<0.05)。4种类型弱视远立视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2.939,P>0.05)。②各类型中不同程度与立体视觉的关系:屈光不正性弱视中轻度弱视中心立体视锐度存在率最高,占59.46%,中度弱视中心立体视锐度占40.00%,重度弱视中心立体视锐度占17.24%,重度弱视周边立体视视锐度存在率高,占62.07%,中度弱视周边立体视锐度占40.00%,轻度弱视患者周边立体视锐度占18.92%。3种程度弱视近立体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14.84,P<0.05)。3种程度远立体视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3.024,P>0.05)。屈光参差性弱视中轻度弱视中心立体视锐度存在率最高,占66.67%,中度弱视中心立体视锐度占32.35%,重度弱视中心立体视锐度占25.00%,重度弱视周边立体视视锐度存在率高,占50.00%,中度弱视周边立体视锐度占14.70%,轻度弱视患者周边立体视锐度占16.67%。3种程度弱视近立体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2.970,P<0.05)。3种程度远立体视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272,P>0.05)。
  结论:
  ①不同类型、不同程度弱视对近立体视影响不同,而远立体视无明显差异。
  ②屈光不正性弱视近立体视觉恢复最好,其次是屈光参差性弱视,斜视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主要为周边立体视。
  ③弱视程度越轻,近立体视恢复越好。

著录项

  • 作者

    刘阳阳;

  •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

  • 授予单位 青岛大学;
  • 学科 眼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桂香;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777.44;
  • 关键词

    弱视; 立体视觉; 屈光不正; 屈光参差;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