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信息化教学工具》课程设计与实践
【6h】

《信息化教学工具》课程设计与实践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时代对教育的挑战

1.1.2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1.1.3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

1.2 研究定位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信息化教学工具概述

2.1教学工具概念界定

2.1.1技术与工具

2.1.2教育技术与教学工具

2.2教学工具的发展历史

2.3教学工具与教师

2.4教学工具的功能

2.5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分类

2.5.1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分类依据

2.5.2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分类

第三章《信息化教学工具》课程模式构建

3.1 《信息化教学工具》课程构建理论基础

3.2基于网络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概述

3.3《信息化教学工具》课程教学设计原则

3.4《信息化教学工具》课程特点

3.5《信息化教学工具》课程设计的系统化方式模型

第四章《信息化教学工具》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4.1评价需求,确定教学目的

4.2学习者分析

4.3学习环境分析

4.4确定教学内容

4.5划分学习主题

4.6教学目标设计

4.7学习活动设计

4.8学习资源设计

4.9教学评价设计

第五章学习效果调查分析

5.1学习效果调查分析

5.1.1学生日志分析

5.1.2调查问卷分析

5.1.3学生作品分析

5.2教学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教学工具是教与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它可以对学生与教师的认知活动起到指引、增强和组织作用,可以帮助认知者节省心理资源,提高效率。从分布性认知的视角来看,教学工具不是简单传递知识的媒体,它本身是支持认知和教师活动的工具,能促进教师与学习者、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的社会文化互动,同时教学工具以丰富便捷的信息资源和有力的认知工具支持教师的教学与自身专业知能发展。
   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拥有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探究学习的体验,并将这种经验通过实践转化为内化的方法和理念,并自然地迁移到教学行为中,开展信息化教学,创造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其高级思维能力发展的信息化环境。信息化教学工具作为教师的“智能伙伴”,将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融合为一体,它具备工具的外形,但是其“灵魂”的形成是以无形技术,即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策略、方法、教学思想、理论以及促进教师专业知能发展的方法为基础的。
   本研究以信息化教学工具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其发展历史,依据信息化教学模式对信息化教学工具进行分类,并对具有代表性的信息化教学工具进行功能分析。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方法,针对宁夏大学师范生设计、开发了以信息化教学工具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教学工具》课程,本文详细论述了该课程设计、开发和教学实践过程,并通过数据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提出了面授加网络协作学习的混合式模式是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实践验证了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