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围封年限对荒漠草原植物、土壤及微生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6h】

围封年限对荒漠草原植物、土壤及微生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论文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草地退化现象

1.3 放牧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

1.4 围封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

1.5 生态化学计量学及其研究情况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内容

1.8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实验样地的选取

2.3 野外采样

2.4 室内测定指标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围封年限对荒漠草原植物的影响

3.2 围封年限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3.3 围封年限对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影响

3.4 围封年限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3.5 围封年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6 植物、土壤与微生物化学计量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围封年限对植物的影响

4.2 围封年限对土壤容重、含水量及pH的影响

4.3 围封年限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的影响

4.4 围封年限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4.5 围封年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成果

展开▼

摘要

封育禁牧作为重要的生态恢复措施,所带来的生态效应已逐渐成为恢复生态学研究的焦点。由于植被-土壤-微生物系统C、N、P循环是在生态系统内部之间相互转换的,系统研究植物-土壤C、N、P在植物与土壤中的交换过程与格局,深入理解封育禁牧生态恢复过程中系统各组分之间的化学计量学协变关系,对揭示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宁夏境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未围封、围封5、8、12、15年样地植物、土壤碳、氮、磷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过程与规律,分析荒漠草原不同围封年限对植物、土壤与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得到如下研究结论:
  1.围栏后,荒漠草原在消除放牧干扰的情况下,植物的生长得到一定的恢复,主要表现为植物地上部分的生物量与放牧样地的植物地上生物量相比,围封5、8、12和15年样地的植物地上生物量均呈增加的变化趋势。植物的高度和盖度等植被特征也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均随着围封年限的延长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围封样地的优势种植物地上部分碳、氮含量均高于未围封样地,且围封祥地的优势种植物地上部分C∶P比值与N∶P比值均高于未围封样地。
  2.随着围封时间的延长,土壤容重先减小后增大;土壤含水量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即先升高后降低;同时,围封使不同封育年限的土壤pH值降低。
  3.荒漠草原采取围封措施以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均高于来围封样地,且随着围封时间的变化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即:围封12年时,含量最高,之后,含量出现降低的趋势。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均高于未围封样地,这说明在荒漠草原采取围封措施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提高微生物量。同时,土壤微生物量C∶N比值随围封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
  4.土壤脲酶活性、土壤蔗糖酶活性、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土壤酶活性的大小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关于这一方面的原因,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5.从处于围栏状态下的植物、土壤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来看,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可对草地的恢复起到一定的改善效果。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宁夏荒漠草原在围栏封育早期阶段,植被恢复、土壤养分改善效果显著。植被生产力发生相应的改变,具体表现为在围封超过12年以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而这种规律同样适用于土壤养分方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