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普通高师院校师范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
【6h】

普通高师院校师范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1.就业

2.意向

3.就业意向

(四)文献综述

二、理论基础

(一)职业选择理论

(二)理性选择理论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对象

四、师范生就业意向调查结果分析

(一)师范生的就业意向分析

1.师范生毕业后的预期去向

2.师范生的就业地区意向

3.师范生的就业单位意向

4.师范生的就业薪金意向

(二)不同性别师范生与就业意向的关系

(三)不同民族师范生与就业意向的关系

(四)不同年级师范生与就业意向的关系

(五)不同专业师范生与就业意向的关系

五、影响师范生就业意向的因素分析

(一)就业政策的宽松和就业形势的严峻是影响师范生就业意向的基础因素

(二)师范院校对师范生专业技能的重视不足和就业指导的薄弱是影响师范生就业意向的关键因素

(三)自身综合能力和就业期望值的差距是影响师范生就业意向的核心因素

六、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政策体系,拓宽就业渠道

1.消除就业壁垒,减少劳动力流动障碍

2.增加对就业的投入,优化政府指导和服务功能

3.促进基层就业,开辟就业新空间

(二)高校要切实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就业指导部门的作用

1.师范院校应加强师范生就业观念的教育,引导师范生准确定位,调整期望值

2.师范院校应加强对师范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增强师范生就业的自信心

3.师范院校应引导和鼓励师范生面向基层教育事业,最大限度的发挥师范生的专业特点以实现学以致用

4.师范院校应加强师范生的职业素质和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师范生适应基层就业的能力

5.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6.加强对师范生的个性化指导,促进职业选择多元化

(三)更新就业观念,增强就业竞争力

1.树立多渠道就业的观念

2.树立“编制外就业”的观念

3.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参考文献

附录 高校师范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和师范生就业政策的不断深入,师范生的就业问题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师范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将不再由国家统包统分,而是转向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自主择业。这样就使得师范生也将面临职业选择问题,是选择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是否会选择教师职业为首选职业等都是每一个师范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自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来,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大幅度攀升,由此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趋严重,许多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残酷现实。
   本研究旨在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了解师范生的就业意向,希望能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出师范生在就业意向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的因素,结合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师范生的就业意向调查,提出加强师范生就业工作的对策和措施。本文对内蒙古师范大学的600名师范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问卷的问题涉及到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师范生的就业意向并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师范生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出师范生就业意向的特点,最后对师范生就业意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进行阐述,对本课题的已有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对本论文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三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第四部分:调查结论及分析。本部分内容是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通过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并进行数据统计,分别通过对毕业后预期去向、就业单位意向、就业地区意向及就业薪金意向四个方面对师范生就业意向进行分析,并把不同性别、不同授课方式、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师范生的就业意向进行了相关性的比较,总结出师范生就业意向的特点;第五部分: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出影响师范生就业意向的因素;第六部分:针对当前高校师范生就业意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