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释意理论指导下外交口译策略研究——以2010年至2013年两会外交部记者招待会为例
【6h】

释意理论指导下外交口译策略研究——以2010年至2013年两会外交部记者招待会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章 引言

1.1 选题的原因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对外交口译的研究

1.2.2 释意理论指导下对于记者招待会的研究

第二章 外交口译介绍

2.1 外交口译的特点

2.1.1 高度的政治敏感性

2.1.2 用词分寸的把握

2.2 对译者的要求

2.2.1 强大的双语语言能力

2.2.2 跨文化意识

2.2.3 清晰的外交意识

2.2.4 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

2.2.5 详实的背景知识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法国释意理论的主要观点

3.2 翻译程序的三步骤

3.2.1 理解原文

3.2.2 脱离原语外壳

3.2.3 表达

第四章 释意理论指导下外交口译难点分析

4.1 排比结构

4.2 连动结构

4.3 四字词语

4.4 外交术语

4.5 俗语

第五章 释意理论指导下外交口译策略研究

5.1 得“意”忘“形”

5.2 结构重组

5.3 词性转换

5.4 逻辑加工

5.5 补充说明

5.6 简化重复

5.7 顺应惯例

第六章 总结

6.1 口译研究的心得体会

6.2 口译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2010年至2013年两会外交部记者招待会的口译现场实例,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了外交口译领域中的口译难点问题并总结出了实用的口译策略。
  外交口译是口译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外交口译的工作者是国家间和国际间交流的桥梁,因此外交口译工作的成功开展关系到国家的外交关系的稳定和外交政策的实施。每年两会的外交部记者招待会涵盖了近年最重要的外交政策以及国际的热点问题,因此作为研究外交口译的材料非常具有说服力。
  法国释意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非常有影响力的口译理论。释意理论强调翻译真正追求的是意义对等,而非语言形式的对等,翻译的核心是意义,而非字面意思。因此,释意理论对于口译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外交口译语言往往较为复杂,同时对于口译准确性的要求非常高,因此给现场口译的译员们造成了较大的困难。那么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准确讲双方的的意思表达清楚就成为了口译员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因此,口译员只有准确理解原语的含义,摆脱中英双语语言形式的束缚,准确的传递意思,才能保证口译的质量,保证外交活动的顺利进行。本文从2010至2013年外交部记者招待会的口译内容中选取了实例进行分析,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外交口译中的难点问题,并总结了实用的口译策略。

著录项

  • 作者

    姜晶;

  •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

  • 授予单位 内蒙古大学;
  • 学科 翻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翠云;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翻译;
  • 关键词

    外交口译; 释意理论; 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