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目的论指导下的汉英交传口译策略研究——以2012年中美联合记者会为例
【6h】

目的论指导下的汉英交传口译策略研究——以2012年中美联合记者会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记者招待会口译研究现状

2.2 目的论指导下的记者招待会口译研究现状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目的论的榻I述

3.2 目的论三原则

3.2.1 目的原则

3.2.2 连贯原则

3.2.3 忠实原则

3.3 目的论三原财相互关系

第四章 案例分析——以2012年中美外交部长北京联合记者会为语料

4.1 外交话语的口译

4.1.1 外交语言的特点

4.1.2 外交口译中译者的角色

4.2 目的论“三原则”下词汇的口译

4.2.1 专业术语

4.2.2 固定表达习惯

4.3 目的论“三原则”下句子的口译

4.3.1 改译策略

4.3.2 语序调整策略

4.3.3 省译策略

4.3.4 断句策略

4.3.5 增译策略

第五章 结语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心得

5.3 研究的局限性

5.4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实力的迅猛增长和国际地位日益显耀,中国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在有关政治走向、外交关系等方面,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的记者会作为一种有效的外宣形式,能够通过媒体将政治立场、方针政策等及时传递给国内及国际社会。记者招待会上的口译活动向来都是举足轻重的一个环节,一场成功的记者招待会离不开优秀的口译。口译属于通过口头语言形式将所感知和理解的信息由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相较于笔译,口译活动有很高的灵活性与即时性,尤其是在像政府记者会这样的场合进行口译实践,现场口译人员不仅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储备、高度的即席应变能力,还需要精通各种口译技巧,快速准确地将源语转化为目的语。
  德国功能学派目的论认为,翻译实践中所遵循的最高法则为目的法则,即翻译活动的目的不同,所采用的方法、策略也不同,换言之,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所采用的策略和方法。与目的论三原则相关的翻译策略被广泛地运用在口译实践中,对指导口译实践,提高口译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2012年中美外交部长在北京举行的联合记者会现场口译实践为研究目标,探讨目的论“三原则”指导下的记者会汉英交传口译策略,并辅以该现场口译语料中的例句来分析。通过此次学位论文的写作,笔者首先对目的论及其三原则的理论指导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其次笔者体会到各种翻译策略的合理使用对现场口译实践的顺利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笔者领悟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译员并非一件易事,除了过硬的专业素养,还需要突出的即席应变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