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β-榄香烯对大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分化及分化过程中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
【6h】

β-榄香烯对大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分化及分化过程中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是一类参与循环增殖并能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但还未能表达成熟血管内皮细胞表型、也未形成微血管的前体细胞。胎儿出生后,EPC主要定居于骨髓。随着对EPC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EPC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到重要作用。EPC分化为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是其功能发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目前对EPC分化的研究主要从形态和细胞表面标志两方面入手。在形态学无法将EPC与其他细胞区分开来,所以主要靠分子标志识别。CD133是新近发现的干细胞标记,不表达于成熟EC,被认为是目前区分血管EPC与EC的最主要标记[1,2]。vWF(von Willebrand因子)贮存在EC的Weibel-Palade小体中,血浆中vWF绝大部分系由EC分泌,它是血管内皮的分子标志物。研究结果表明,纯化的CD133+细胞在体外能分化为EC。在分化过程中,EPC明显失去CD133,并开始表达成熟EC特有的表面标志,如vWF。
   Notch信号通路是进化过程中保守的信号通路,在决定细胞命运和模型建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3-6].胚胎发育中,Notch信号通路是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肝脏和肾脏发育中的关键信号。成年后,Noah通路涉及组织再生和干细胞功能的发挥[7-9]。
   β-榄香烯是从姜科植物温郁金(温莪术)的根茎中提取的抗癌有效成分,温莪术在祖国医学中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抗肿瘤的功效,它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分化、抗肿瘤转移、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降低肿瘤微血管密度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显著的作用[10-11]。目前,临床上主要将榄香烯乳剂应用于恶性浆膜腔积液、肺癌、消化道肿瘤、脑瘤以及其他浅表性肿瘤的化疗,对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食管癌、胃癌、乳腺癌亦有一定疗效。但其对EPC分化过程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
   实验方法:
   一、大鼠骨髓来源的EPC分离、培养及鉴定
   应用梯度密度离心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内皮细胞培养液中,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μg/μ1 VEGF)诱导后,进行细胞特异性标记物CD133、vWF相关抗原检测,鉴定其为内皮祖细胞。
   二、EPC分化过程Notch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不同培养时间(0天、4天、7天、10天、14天)EPC中Notch信号通路靶基因Hey-2、Hes-1的表达情况。
   三、β-榄香烯对EPC分化及EPC分化过程中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
   (1)以不同浓度β-榄香烯(0μ9/ml、5μg/ml、10μg/ml、20μg/ml)干预培养4天和7天的EPC,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EPC表面抗原CD133、vWF的表达情况。
   (2)以不同浓度β-榄香烯(0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干预培养7天的EPC,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Notch信号通路中靶基因Hey-2及Hes-1的表达情况。
   实验结果:
   一、EPC的培养与鉴定
   原代培养24h后,细胞大部分呈小圆形;差速贴壁筛选后,培养1d可见少量细胞贴壁;4d后细胞开始伸展成梭形或纺锤形;7d有细胞集落形成,梭形细胞继续保持贴壁状态,生长旺盛;大约14d融合成内皮细胞单层典型的铺路石样形态。CD133、vWF双阳性荧光染色为正在分化的EPC。
   二、EPC分化过程中Notch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不同培养时间(0天、4天、7天、10天、14天)EPC中Notch信号通路靶基因Hey-2、Hes-1的表达情况。Hey-2、Hes-1在0天时无表达,4天有弱表达,7天、10天、14天表达逐渐增强,对灰度值的相对比值进行分析表明,p<0.05。
   三、β-榄香烯对EPC分化及EPC分化过程中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
   1、β-榄香烯对EPC分化的影响在培养4天和7天的EPC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β-榄香烯(0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作用24小时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EPC表面抗原CD133和vWF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随着β-榄香烯浓度的增加,CD133表达逐渐增加,vWF表达逐渐减弱。对灰度值的相对比值进行分析表明,p<0.01。
   2、β-榄香烯对EPC分化过程中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 在培养7天的EPC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β-榄香烯(0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作用24小时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Notch信号通路中靶基因Hey-2和Hes-1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随着β-榄香烯浓度的增加,Hey-2和Hes-1的表达逐渐减弱。对灰度值的相对比值进行分析表明,p<0.01
   结论:
   在EPC分化过程中,有Notch信号传导通路的参与。
   β-榄香烯对EPC的分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β-榄香烯对EPC分化过程中Notch信号通路有一定的阻断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