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研究
【6h】

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国内外研究动态

1.4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5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第二章农用地规模化经营概述

2.1农用地规模经营的基本概念

2.2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理论化基础

2.3农用地规模化经营实现条件

2.4农用地规模化经营实现形式

第三章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利用结构分析

3.1下辽河平原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3.2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利用现状结构分析

第四章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的影响因素分析

4.1下辽河平原区土地产权制度分析

4.2下辽河平原区土地流转机制分析

4.3下辽河平原区土地经营者的素质分析

4.4下辽河平原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

4.5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资金与技术投入程度分析

4.6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生产中社会化服务体系分析

4.7下辽河平原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分析

第五章国内国外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的经验借鉴

5.1国外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的经验借鉴

5.2国内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的经验借鉴

第六章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的模式构建

6.1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的原则

6.2实施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的途径

6.3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的主要组织模式

6.4以产业化经营带动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规模化经营

第七章结论

7.1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农用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带来了农村土地制度的深刻变化。 下辽河平原区是辽宁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同时也是辽宁省中部城市群集中分布的区域,该地区曾为辽宁农业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过突出的贡献。然而,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下辽河平原这样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的区域,也同样面临着耕地后备资源短缺,农用地利用规模化水平低,农业发展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该区域无法发挥其自然、区位优势,不能发挥商品粮基地应有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下辽河平原区的实地调研和资料的收集,以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规模化经营为研究目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体系,探讨了当前条件下影响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的限制性因素,同时在借鉴国内外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实施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的组织模式,以及建立了相应的技术保证体系和政策保证体系,并提出以农用地的产业化经营来推动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的实施,为将来跨区农用地规模化经营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政策保障支持,促进农用地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土地集体统一经营与家庭分散经营的有效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农村经济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土地细碎化、经营规模狭小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土地小规模经营模式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本论文研究工作就是在上述背景下展开的,研究结果表明: 1.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尤其是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下辽河平原区面临着耕地后备资源短缺,农用地利用规模化水平低,农业发展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土地细碎化、经营规模狭小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土地小规模经营模式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当前条件下影响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的主要限制因素为: (1)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体系不完整; (2)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 (3)土地经营者的素质整体不高; (4)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有效转移; (5)资金与技术投入程度不高; (6)农用地生产中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7)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2.本文探讨和建立了实施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的基本原则和实现途径,提出始终坚持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基础地位不动摇是实施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的最基本原则,实施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的保障措施主要有以下若干途径: (1)促进下辽河平原区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 (2)建立下辽河平原区有效的劳动力转移机制; (3)建立和发展下辽河平原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4)建立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规模利用的社会信息化网络体系;(5)建立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的风险保障体系; (6)加强实施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的农民的素质教育; (7)建立和完善下辽河平原地区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 3.实施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的战略必须要有具体的组织模式,本文在对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的限制因素分析以及国内外农用地规模化经营成功经验的借鉴基础上,构建了适用于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的六种具体组织模式,主要有:(1)完全的家庭经营型模式;(2)联户经营型模式;(3)双层经营型模式;(4)集体经营型(政府主导型)模式; (5)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型模式; (6)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主导型模式。 4.以土地产业化经营来带动规模化经营是将来农村土地生产力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构建了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产业化利用的五大产业带。主要有: (1)玉米种植产业带; (2)水稻种植产业带; (3)水产品养殖产业带; (4)果树种植产业带; (5)蔬菜、瓜果种植产业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