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对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作用
【6h】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对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论文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排名第五位恶性肿瘤,每年由癌症导致死亡的第三大病因(1),发病率在逐渐上升。目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hepatic caterial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首选姑息治疗方法,疗效显著,但影响预后的因素较多且机制复杂,关于中晚期肝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报道也各异。
   目的
   本研究回顾分析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临床疗效,探讨预后影响因素。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收集2008年8月至2011年08月我院介入病房收治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362例临床资料。每例患者首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均接受上腹部增强CT或MRI,均有完整的病史资料,接受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五项、甲胎蛋白、肝功能、肾功能、肝炎病毒、尿便常规、胸片、心电图)。其中患者男性占306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48.4岁,每人平均TACE2.1次。巴塞罗那B级124例、C级238例。Child分级A级304例、B级58例。
   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首次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超选至肿瘤供血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及栓塞剂。化疗药物选用表阿霉素8-40mg、顺铂0-200mg,栓塞剂选用液化碘油2-20ml、和(或)明胶海绵。患者首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1-3个月内复查上腹部增强CT或MRI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评价疗效采用美国肝脏疾病研究协会(AASLD)2008年修订RECIST标准。(25、36)需要多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患者,选择两次手术间隔大于3个月的间隔起始治疗后影像学检查进行疗效评价。末次术后3个月以上无需继续治疗的患者或由于患者自身条件不允许不能继续治疗的患者则评价末次术后疗效。每例患者两个月随访一次,直至患者死亡或2012年12月30日。生存时间按月计算,以首次手术日至末次随访所获得的截止时间为准。
   3、结果分析方法
   患者资料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不同亚组间生存率比较用log-Rank法检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用Cox回归模型,认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肿瘤完全缓解15.5%(56例),部分缓解23.8%(86例),肿瘤反应率39.2%(142例),无瘤生存率67.4%(244例)。1、3年的总体累积生存率分别为24.3%、2.1%,中位生存时间7.8个月。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R=0.705,可信区间0.513-0.909,p=0.031)、TACE次数(HR=0.59,可信区间0.512-0.682,p=0)、肿瘤直径(HR=1.812,可信区间1.238-2.630,p=0.002)、甲胎蛋白(HR=1.6.54,可信区间1.133-2.416,p=0.009)及Child分级(HR=1.559,可信区间1.034-2.416,p=0.034)为显著影响因素。其中,年龄、肿瘤直径、甲胎蛋白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次数为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用于治疗不能手术切除或相关治疗复发的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是安全有效的。研究得出年龄大、病灶小、甲胎蛋白低的中晚期患者生存期长,接受TACE治疗次数越多患者生存期越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