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抑郁焦虑状态与生活质量变化的对照研究
【6h】

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抑郁焦虑状态与生活质量变化的对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结直肠癌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大肠癌是临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在我国全部癌症的发病率中位居第3位,死亡率位居第5位,并呈现逐年明显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了人民健康。癌症患者重性抑郁障碍(MDD)的发生率很高,平均患病率为15-29%,较一般人群高出约三至五倍。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抑郁焦虑发生率与生活质量水平的改变特点,为进一步制定及时恰当的大肠癌心理干预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肛肠外科住院手术的大肠癌患者48例。全部受试者采用自编一般信息问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问卷(EORTCQLQ-C30&QLQ-CR29)分别于手术前及术后1月、术后3月进行问卷调查。使用DSM-Ⅳ-TR轴Ⅰ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SCID-I/P)作为重性抑郁发作的定式检查工具,并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TR)为诊断标准。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分析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抑郁焦虑发生率与生活质量水平的改变特点。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一般资料的检测结果显示,经卡方检验四组在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及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大肠癌患者重性抑郁发作术前共病率为4.1%,术后1月共病率为18.6%,术后3月共病率为15.8%。大肠癌患者术前伴有抑郁症状共12例,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5.0%;伴有焦虑症状共11例,焦虑症状发生率为22.9%;有抑郁伴焦虑症状共5例,抑郁伴焦虑症状发生率为10.4%;正常共30例,正常率为62.5%。术前术后大肠癌患者HAMD、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伴抑郁症状大肠癌患者较不伴有抑郁症状者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焦虑这三项功能评分较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评分中疲劳、恶心呕吐、失眠、经济困难及味觉等症状评分伴有抑郁症状的大肠癌患者高于无抑郁症状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功能评分中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身体形象、焦虑和性兴趣等功能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评分中失眠、便秘、腹泻、经济困难、血便/粘液便、排尿困难、腹痛、腹胀、口干、脱发、味觉等症状评分的术前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月与术前比较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性兴趣及性感不快等功能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月与术前比较,总体健康状况、情绪功能、焦虑、性兴趣等功能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及经济状况等对于大肠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无影响。
  2、大肠癌患者术前重性抑郁发作共病率为4.1%(2/48),术后1月共病率为18.6%(8/43),术后3月共病率为15.8%(6/38)。术前48例大肠癌患者中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5.0%,焦虑症状发生率为22.9%,抑郁伴焦虑症状发生率为12.5%;术后1月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0.9%,术后3月发生率为15.8%。
  3、伴有抑郁症状的大肠癌患者较不伴有抑郁症状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低。
  4、大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症状评分随时间推移呈现恢复趋势,而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身体形象等部分功能水平随时间推移呈现损害加重的趋势。
  5、为大肠癌患者不仅需要提供躯体护理指导,同样需要提供及时恰当的心理支持干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