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层螺旋CT强化特征与肾癌常见亚型的相关性研究
【6h】

多层螺旋CT强化特征与肾癌常见亚型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词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3 影像学分析

2.4 统计学分析

3.1 实验对象的一般情况

3.2 三种肾癌亚型CT增强扫描各期CT值的比较

3.3 三种肾癌亚型CT增强方式比较

3.4 三种肾癌亚型标化CT值的测量结果

4 讨论

4.1 肾癌常见组织学分类及病理学特点与CT表现的相关性

4.2 多层螺旋CT在肾癌常见亚型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4.3 CT增强扫描是鉴别诊断肾癌亚型的重要依据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肾癌CT强化和灌注特点与病理类型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肾癌是常见的泌尿系肿瘤,其发病率逐年提高,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肾癌亚型较多,不同的肾癌亚型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和预后是不同的,因此,在术前能准确的判断其亚型并评估肿瘤情况是非常重要的。肾癌临床表现不典型,判断其分型及分期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而多层螺旋CT因其各方面的优越性,成为目前肾癌最常用的诊断方法。
  研究目的:观察不同肾癌亚型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时的特点,分析其相关性,评价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肾癌亚型鉴别中的应用价值,为肾癌术前准确分型提供诊断依据。
  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标准的107例肾癌患者病理资料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表现,其中透明细胞癌49例,乳头状细胞癌32例,嫌色细胞癌26例。通过测量三种肾癌亚型增强扫描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的CT值,计算标化CT值,并对不同肾癌亚型出现出血、坏死囊变、钙化的几率及强化方式的不同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肾癌亚型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差异性。
  研究结果:1、三种肾癌常见亚型的皮质期标化CT值与实质期标化CT值比的总标化CT值相比较,其中透明细胞癌标化CT值为:0.91±0.20,乳头状细胞癌标化CT值为:0.44±0.18,嫌色细胞癌标化CT值为:0.51±0.1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扫CT值,透明细胞癌(33.42±8.33HU)和乳头状细胞(39.12±7.35HU)及嫌色细胞癌(36.43±8.28HU)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头状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期、实质期CT值,透明细胞癌(皮质期CT值为:134.2±11.02HU、实质期CT值为:95.11±11.64HU)和乳头状癌(皮质期CT值为:67.91±11.23HU、实质期CT值为:74.97±8.20HU)及嫌色细胞癌(皮质期CT值为:73.46±7.83HU、实质期CT值为:78.25±8.33HU)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泄期CT值(透明细胞癌排泄期CT值为:85.6±12.81HU、乳头状细胞癌排泄期CT值为:72.34±7.42HU、嫌色性细胞癌排泄期CT值为:75.65±10.88HU),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乳头状癌出血的发生率较高(37.5%),与其余两组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细胞癌坏死囊变的发生率较高(81.6%),与其余两组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钙化发生率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三者强化方式不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论:不同肾癌亚型的多层螺旋CT扫描表现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其中标化CT值及增强各期CT值是鉴别不同肾癌亚型的重要诊断依据。同时肿瘤的出血、坏死囊变及钙化发生率和强化方式对肾癌的鉴别诊断亦有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