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论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在校本培训中的提高
【6h】

试论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在校本培训中的提高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一、引言

(一)教师角色的转换与职后培训面临的困境

(二)现有的培训模式难以达成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最终目标

(三)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有效途径

二、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一)关于教师专业化

(二)教师专业素养概念的界定

(三)影响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几个因素

三、校本培训的涵义及其对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优势作用

(一)校本培训概念的界定

(二)校本培训的特点

(三)校本培训的优势作用

四、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实施策略

(一)实施“以校为本”的人文管理

(二)构建学习型组织,培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共生机制

(三)引导自主实践,实现每个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

(四)建立合作机制,引领教师共同成长

(五)采用利于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科研方法

五、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影响着一代新人及民族素质的继承和提高,当然也直接影响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和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教师专业化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教师专业化的过程,实质上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过程。教师专业素养应具备:典范的思想道德修养,精益求精地追求成功的敬业精神,以民族精神的弘扬发展为己任,尽职为人师表。具有适合国家要求的文化知识基础,并养成良好的学习研究习惯,可做学生探索精神培养的榜样。要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能积极投入专业理念发展研究,并切实转化为实践行为,成为与时俱进的现代研究型教师。练就适应从业实践的技艺,可以为学生进行标准的示范,成为学生技能形成的楷模。这四点,从思想道德、文化知识、专业基础、从业技艺四个最基础方面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的要求。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受环境、学校、群体和个体因素的制约。指向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校本培训,就是以校为本的师资培训,即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由学校组织发起,以学校为培训基地,以本校教师为培训对象,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培训资源,开展利于学校发展、利于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培训活动。相对于传统的校外集中培训,其自然存在的特点:1、培训内容来自于教师实践;2、经济且富有实效;3、培训系统的开放性;4、利于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因此,校本培训具有特有的优势作用:1、校本培训针对性强,更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2、校本培训切实可行,经济实效;3、校本培训效率高,可以充分地发挥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作用;4、校本培训可以促进教师的个性发展,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可见校本培训既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有效途径。在校本培训中可以采取如下策略:1、实施“以校为本”的人文管理;2、构建学习型组织,培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共生机制;3、引导自主实践,实现每个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4、建立合作机制,引领教师共同成长;5、采用利于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科研方法。采取多途径的校本培训策略,可以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行为和能力有本质性的提高,使教师走向由教书匠型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成长道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