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论师道中的“启疑思维”及其教学实践
【6h】

试论师道中的“启疑思维”及其教学实践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 言

一、创造性思维及其“启疑思维”的历史考察

(一)创造教育在国外研究的现状

(二)创造教育在国内研究的现状

(三)关于“启疑思维”研究的现状

二、“启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的诠释

(二)创造性思维中的“启疑思维”

(三)“启疑思维”的研究价值

三、“启疑思维”在教学中的思考

(一)“启疑思维”的素质前提

(二)“启疑思维”的能力培植

(三)“启疑思维”培植中的教师素质

四、“启疑思维”的环境条件

(一)家庭环境

(二)学校环境

(三)社会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后 记

展开▼

摘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迫切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创新能力的提高首先需要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综合思维能力,它以唯物的、辩证的、系统的观点为指导,以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线索,并运用独特新颖的思维方法突破旧的知识组合框架,形成新观点、新理论和新组合。而在中国传统师道的教育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不敢反驳、不敢质疑,学习上缺乏一种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没有个性、没有自我,缺乏批判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质疑导思,巧设疑问,激活学生思维,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