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对立到融合——20世纪音乐美学的新倾向
【6h】

从对立到融合——20世纪音乐美学的新倾向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引言

一、19世纪下半叶“自律论”的崛起与“他律论”的衰落

二、20世纪初新古典主义与表现主义的分庭抗礼

第二章现象学角度——“音乐作品是纯意向性对象”

一、从胡塞尔的现象学原理论说起

二、茵加尔登对“自律”与“他律”的继承和发展

第三章解释学视野——“视界交融”

一、现代哲学释义学的渊源

二、伽达默尔理论对“自律”与“他律”的批判性继承

第四章心理学倾向

一、“有意味的形式”

(一)沿着卡西勒尔所开辟的道路前行

(二)苏珊·朗格理论对众学术体系的杂糅和升华

二、“绝对意义”与“参照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简历

展开▼

摘要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音乐美学史上硕果累累又纷繁复杂的100年。新世纪伊始,回顾上一不平凡的世纪所走过的从对立到融合的西方音乐美学历程,总结前人的理论成果,站在新世纪更广阔的视角上审视刚刚过去的这个世纪,是音乐美学界面临的当务之急。20世纪末以来,中外学者们逐渐开始了对这一世纪的美学成果的理论反思工作,并纷纷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大多是对单个学术派别的纵向深入,从自律论和他律论对立到融合这个斯世纪音乐美学最显著的特点入手,探讨现代中、西方音乐美学发展状况的研究,仍留有许多空白点。 本学位论文站在自律论与他律论结合的角度阐释现代音乐美学的新趋向。全文由引言、正文、结论三大部分组成。引论部分先简要回顾19世纪下半叶自律论的崛起与他律论的衰败,再综述20世纪上半叶音乐美学领域从理论探讨进入实践领域的战场转移,即新古典主义与表现主义的分庭抗礼局面。正文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现象学原理,主要论述茵加尔登美学思想对“自律”与“他律”的继承和发展;第二、现代哲学释义学,主要阐述伽达默尔理论对“自律”与“他律”的批判性继承;第三、音乐美学中的心理学倾向,主要涉及苏珊·朗格符号象征理论对众学术体系的杂糅和升华及伦纳德·迈尔有关音乐情感意义的心理学阐释。结论部分总结近些年来中国音乐美学界的新贡献并展望未来。 总结并分析20世纪音乐美学史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各种复杂的音乐美学流派,都不再将自己置于自律抑或他律一方,而是引入新的学术研究理论和方法,巧妙将二者整合,共同为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真知灼见所服务。21世纪的今天,这种趋势已经成为新世纪音乐美学界的主流,并势必将继续下去。本文的目的正是力求通过对西方典籍的批判性论述,为新世纪的中国音乐美学发展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