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于中日寒暄语的对译研究——以日常生活寒暄语为中心
【6h】

关于中日寒暄语的对译研究——以日常生活寒暄语为中心

代理获取

摘要

在中国,关于中日寒暄语的翻译研究随处可见,但都是单一的、概述性强的研究,尤其是从语言理论的角度,对寒暄语翻译进行全面、具体的研究极其少见。在此,笔者以语言理论为基础,探讨中日两国寒暄语的互译对策,研究其互译方法。另外,在异文化交流方面,由于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会产生较大的误解和摩擦,所以,本论文的另一个研究目的就是提供解决翻译过程中各种问题的方法。笔者希望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对日语学习者日语交流能力的习得提供帮助,以及对日语教育工作起到微薄之力。
   本论文共有六章构成。
   第一章, 阐述了本论文的问题点,研究意义、目的、对象以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是先行研究。简要介绍了中日两国在寒暄语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日语寒暄语的汉译研究。
   第三章,首先介绍寒暄语的概念。然后,设定了“见面与分别”“感谢与道歉”“家庭成员间”这三种场面,对各种情况下的寒暄语进行比较,总结中日两国寒暄语的互译方法。
   第四章,运用“礼貌原则”“待遇表现”这两个语言学理论,论述中日两国寒暄语的翻译。
   第五章,总结出寒暄语具有“省略性”“定型性与多样性”“待遇表现性”三个特征,并归纳出中日寒暄语互译的对策。
   第六章,总结全文,并对今后的课题做出展望。
   在日语中,同一场合使用的寒暄语言也有不同。既有敬意高的表达形式,也有敬意略低的表现。而汉语中的敬语表现相对较少。因此,在翻译日语寒暄语时,要充分把握“待遇表现”理论,正确分析说话人之间的敬意表达。此外,翻译寒暄语时,还需要运用礼貌原则理论,“根据具体场合的不同,选择恰如其分的寒暄表达”。从这个角度考虑,日语寒暄语表现出高频率的定型性,在进行翻译的时候,需要选择定型化、惯用句的“适宜性”。与此相反,汉语中喜欢自由自在的寒暄表达,所以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也就是说,要在“特定场合,选择最与之接近的寒暄表现”,有效发挥“适宜性”的作用。在翻译寒暄语时,需要把保留在日语中的定型的、惯用表达,在汉语中寻找到对应的表达。中日两国语言、文化拥有不同的礼貌原则策略,所以,翻译时要加强对异文化的理解,慎重选择译语。

著录项

  • 作者

    栾景琳;

  •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 学科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闫雪雯;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H365.9;
  • 关键词

    寒暄语; 日常生活; 日语教育; 翻译过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