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科普类文本的汉译实践报告——以《基因密史》(节选)为例
【6h】

科普类文本的汉译实践报告——以《基因密史》(节选)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致谢

1Task Description

1.1 Task Background

1.2 Task Significance

1.3 Text Selection

2 Process Description

2.1Preparation for Translation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3 Translation Proofreading

3 Case Analysis

3.1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3.2 Features of the Complex Sentences

3.2.1 Complex Sentences with Multiple Clauses

3.2.2 Complex Sentences with Multiple Modifiers

3.3 Translation Methods of Complex Sentences

3.3.1 In-Sequence Translation

3.3.2 Counter-Sequence Translation

3.3.3 Division

3.3.4 Repetition

3.3.5 Combination

3.4 Implication

3.4.1 The Necessity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Science Popular Text Translation

3.4.2Factors Influencing thePopular ScienceTextTranslation

4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Appendix

展开▼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传播科学知识就变得越来越重要。科普文是以传播科学知识为目的大众文本,它既体现科技内容的科学严谨性,又具有通俗易懂、教育大众的特点。因此,精准的翻译科普文本,将科普性的知识正确地传达给国内的读者,具有深刻意义。 本实践报告的素材取自于《基因密史》节选部分,是一篇科普类文本。它讲述了300年来人类探究基因的曲折,更放眼未来预测基因及其临床成果将对人类产生最密切的影响。为了促使中国读者进一步了解基因,了解遗传本质,了解人类自己,有关基因的汉译本翻译是不可或缺的。 本翻译报告基于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对笔者翻译完成的《基因密史》节选部分进行了总结梳理。由于文本中主从复合句多从句和修饰语,因此翻译起来比较困难。在翻译过程中,笔者遵循语义重于形式的原则,尽力摆脱原文局限,不拘泥形式,扩大可译性范围,还原原文意义和精神。通过实践与分析,笔者重点深入探讨了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科普类文本主从复合句的翻译方法。结合功能对等理论,为增强文本的可读性,笔者采用了顺译法、倒译法、拆分法、重复法、综合法完成了本次翻译实践。此外,译者还总结了整个实践过程的心得体会,希望给同类文本的翻译提供启示和借鉴。

著录项

  • 作者

    李淼;

  •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 学科 翻译(英语笔译)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郝军;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体育;
  • 关键词

    科普类; 文本; 汉译; 实践; 基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