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英双语者中英文词汇加工的ERP对比研究
【6h】

汉-英双语者中英文词汇加工的ERP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1使用不同的语言系统导致不同的脑神经机制

1.1汉字与拼音文字两种语言系统的不同

1.2加工汉字与西方拼音文字具有不同的脑机制

2词汇识别过程中形、音、义关系的模型假设

2.1直通假设 (direct access hypothesis)

2.2语音中介假设(phonologically mediated access hypothesis)

2.3双通路假设(dual-route hypothesis)

2.4语音自动激活假设(automatic phonetic activatoin hypothesis)

3中英文词汇识别和加工过程研究

3.1中英文书写系统本身决定着语音作用不同

3.2语音在英语词汇识别中的作用

3.3语音在中文词汇识别中的作用

4双语者加工母语和第二语言的相关研究

4.1双语的界定和分类

4.2双语者两种语言的皮层表征差异

4.3双语的存贮模型

4.4双语者两种语言加工过程交互影响

4.5影响双语者对母语和第二语言加工的因素

5关于词汇通达研究的实验范式

5.1后掩蔽范式(backward masking paradigm)

5.2 Stroop范式(stroop paradigm)

5.3字母搜索任务(letter-search task)

5.4同音词或同音假词的语义范畴判断任务(semantic categorizatoin task)

5.5语音中介启动范式(phonologically mediated priming paradigm,PMP)

6使用ERP进行语言认知研究的优点

第二部分研究的总体思路、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研究的总体思路

2研究问题与假设

2.1字形信息在中英文词汇通达过程中的作用

2.2语音信息在中英文词汇通达过程中的作用

2.3汉-英双语者对英文词汇形、音、义加工的时间进程

2.4汉-英双语者两种语言语义通达机制

3研究意义

第三部分实验研究

研究一 字形信息在中英文词汇通达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1汉-英双语者中英文词汇加工的大脑激活时间进程的ERP研究

实验2字形信息在中英文词汇语音通达过程中的ERP对比研究

研究二语音信息在中英文词汇通达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3汉英词汇语音信息加工的ERP对比研究

实验4汉英词汇语义通达过程中语音作用的ERP对比

研究三 汉-英双语者英文词汇形、音、义加工的时间进程

实验5汉-英双语者英文词汇形音义加工的时间进程

研究四 汉-英双语者两种语言语义通达的ERP研究

实验6汉-英双语者两种语言语义通达的ERP研究

第四部分综合讨论

1字形信息在汉-英双语者两种语言词汇加工中的作用

2语音信息在汉-英双语者两种语言词汇加工中的作用

3第二语言的加工既受母语经验的影响又遵循第二语言本身的特点

4双语的贮存

5 N400与启动效应

6本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研究的展望

第五部分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称为双语者。在我国,英语的学习日益成为更多人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本研究在综述以往有关汉语和拼音文字词汇通达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使用ERP技术对中等熟练程度的汉英双语者中英文词汇的加工做了深入的对比研究。 研究一:字形信息在中英文词汇通达过程中的作用。实验 1 使用ERP及其LORETA 源定位方法测量在中英文词汇通达过程中多个脑区在不同时间进程中的活动强度。实验2使用ERP技术,采用启动范式,考察在延迟命名任务中,字形信息在中英文词汇通达过程中100毫秒-600毫秒时间段内的不同作用。 研究二:语音信息在中英文词汇通达过程中的作用。实验3使用ERP技术,采用启动实验范式,考察在延迟命名任务中,中英文词汇语音信息的不同作用。实验4使用ERP技术,采用启动实验范式,考察在语义分类任务中,语音信息在中英文词汇语义通达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研究三:汉一英双语者对英文词汇形、音、义加工的时间进程。实验5使用ERP技术,采用启动实验范式,以行为数据和200毫秒到600毫秒的ERP数据为指标,考察在语义分类任务中,与目标词字形相似、音韵相同、语义相关的启动词对目标词加工启动效应。 研究四:汉-英双语者两种语言语义通达机制。实验6使用ERP技术,采用语言内启动和跨语言启动范式,考察中等熟练程度的汉.英双语者在语义分类任务中,语言内启动与语言间启动效应是否相同,以及从母语到第二语言方向和从第二语言到母语方向的启动效应是否相同。 在对上述四项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的基础上,本研究综合讨论了字形、语音信息在中英文词汇通达中的不同作用,双语者第二语言词汇通达的形、音、义时间进程,以及双语者两种语言的语义通达机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一、汉英两种语言的词汇通达的时间进程及大脑激活部位均不同,英文词汇比汉字的加工速度慢,且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有更多的右半球的激活。字形信息在汉语语音任务中没有明显的启动效应,在英语语音任务中,字形信息有明显的启动效应。 二、在语音任务中,语音信息在中文词汇加工中有明显的启动效应,在英文词汇加工中启动效应不明显。在语义任务中,汉字的语音信息启动效应不显著,英文的语音信息有明显的干扰效应。 三、此熟练水平的汉英双语者对第二语言的加工既受母语经验的制约,又受第二语言本身特点的影响。表现在对第二语言的语义分类任务中,字形信息有临界水平的启动效应,语音信息有显著的干扰效应。 四、此熟练水平的汉英双语者第二语言的概念层表征和词汇层表征是分离的,第二语言的概念信息的通达需要以中文对译词的词汇层表征为中介。母语及第二语言的语言内重复效应显著,语言间的重复启动效应随语言方向的不同而不同,从第二语言到母语方向的重复启动效应大于从母语到第二语言的重复启动效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