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生态学分析
【6h】

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生态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1.2.1教育生态学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2.2旅游高等教育生态学国内外研究概况

1.3研究方法、理论平台以及创新之处

1.3.1研究方法

1.3.2理论平台

1.3.3创新之处

第2章旅游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学阐释

2.1生态学相关概念

2.2旅游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特征以及生态学分析的原则

2.2.1旅游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特征

2.2.2旅游高等教育生态学分析的原则

第3章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区域发展

3.1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生态区域发展概述

3.1.1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以及特征

3.1.2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生态区域的非均衡发展

3.2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生态区域发展现状

3.2.1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生态区域发展的现状分析

3.2.2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生态区域发展呈现的特征

3.3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生态区域的资源优化

3.3.1调整三大生态区域内旅游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布局,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3.3.2加强东部与中西部旅游高等教育资源整合,实现三大生态区域的优势互补

第4章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环境

4.1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4.1.1等级制度的生态环境使管理效率低下

4.1.2行政权威约束了学术生态环境

4.2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生态环境的制度优化与适应

4.2.1旅游高等教育生态环境的制度优化

4.2.2旅游高等教育生态环境的适应

第5章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5.1根源探究:生态意识淡漠

5.1.1旅游教育生态意识淡薄

5.1.2区域经济文化影响

5.2生态智慧:传统文化的启迪

5.2.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天人合一”观

5.2.2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法自然”思想

5.2.3适度协调发展的“中庸”之道

5.3未来之路:可持续发展

5.3.1蕴含生态意识的可持续发展

5.3.2旅游高等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第6章结语

6.1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

6.2研究成绩与不足

6.3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采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系统进行了生态学分析。在建构旅游高等教育系统分析的生态观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系统现阶段的两个生态问题,提出应该选择生态可持续发展作为旅游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系统现阶段比较突出的两个生态问题:一是旅游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区域发展问题。旅游高等教育的生态区域发展主要受区域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以及文化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其平衡是相对的、动态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永恒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质和量的差异上。我国东、中、西三大生态区域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旅游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布、教育投入、科研成果等方面。针对我国三大生态区域旅游高等教育不平衡发展的现状,本文提出了调控和优化旅游高等教育生态区域资源配置的措施。二是旅游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环境问题。旅游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多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本文以制度生态环境为切入点,分析了旅游高等教育系统生态环境的制度变迁、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旅游高等教育外部生态环境和内部组织生态结构的策略。 文章认为,生态意识淡漠是旅游高等教育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应当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汲取生态智慧,在失落己久的文化宝库中拾起“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生态思想的火花,认识并树立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生态观,确立旅游高等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