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辽宁省特殊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6h】

辽宁省特殊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前言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意义

1.3研究目的

第2章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特殊教育的含义

2.1.2特殊体育的含义

2.2残疾人体育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

2.3残疾人体育组织概况

2.4关于残疾人体育现状的研究

2.4.1残疾人体育的研究成果概况

2.4.2特殊体育教育宏观研究

2.4.3关于特殊体育教学实践的研究

2.4.4特殊学校体育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3章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3.2.2问卷法

3.2.3观察法

3.2.4数理统计法

第4章结果与分析

4.1特殊学校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

4.1.1特殊学校体育教师的性别、年龄与教龄

4.1.2特殊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背景、学历与职称

4.1.3特殊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4.2特殊学校体育基本情况

4.2.1特殊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器材与设施情况

4.2.2特殊学校体育图书、影像数量与教师查阅浏览情况

4.3特殊学校体育教学情况

4.3.1特殊学校体育大纲实施状况

4.3.2特殊学校体育教师的授课课时

4.3.3特殊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4.3.4体育教师对特殊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认识

4.3.5特殊学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4.3.6体育教师评价学生体育成绩的内容与方式

4.3.7残疾学生对待体育课的态度

4.3.8特殊学校残疾学生最喜欢的体育项目

4.3.9特殊学校残疾学生动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4.4特殊学校残疾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

4.4.1特殊学校早操课间操执行情况

4.4.2特殊学校残疾学生对班级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4.4.3特殊学校残疾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方式

4.4.4特殊学校残疾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频度

4.4.5特殊学校残疾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4.4.6影响残疾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4.4.7特殊学校运动会召开情况

4.4.8残疾学生课外体育训练与参加体育比赛情况

第5章结论与对策

5.1结论

5.2对策

5.2.1构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

5.2.2拓宽经费筹措渠道,改善特殊学校体育硬件设施

5.2.3尝试个别化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2.4深化课程改革,建立特殊学校体育课程新体系

5.2.5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对残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5.2.6加强对体育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使其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辽宁省13所特殊学校的体育设施、体育师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等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辽宁省特殊学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体育教师学历整体偏低,教师的专业化不强,接受过相关培训的教师数量偏少;特殊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缺乏,专门的残疾人专用器材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普及度不高且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比较单一,体育教学内容过于集中在竞技运动项目上,体育教育中忽视对残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个别化体育教学的开展几乎空白;对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的执行不够规范,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的开展状况不容乐观。针对辽宁省特殊学校体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1)构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2)拓宽经费筹措渠道,改善特殊学校体育硬件设施;(3)尝试个别化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4)深化课程改革,建立特殊学校体育课程新体系;(5)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对残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6)加强对体育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使其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