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的新应用及抗氧化剂性能研究
【6h】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的新应用及抗氧化剂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流动注射技术发展历程

1.1.1流动注射技术

1.1.2顺序注射技术

1.1.3微珠注射技术

1.1.4顺序注射-阀上实验室

1.2 FIA方法中常用的优化方法

1.2.1优化目标的确定

1.2.2单因素优化方法

1.2.3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的应用

1.3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

1.3.1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概论

1.3.2 FI-CL分析中重要的化学发光体系

1.4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分析

1.5自由基及抗氧化剂

1.5.1自由基的产生

1.5.2自由基的危害

1.5.3自由基的测定方法

1.5.4自由基的清除及防御措施

1.5.5抗氧化剂的概念及作用机理

1.5.6抗氧化剂的利用现状

1.6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抑制法测定羟基脲

2.1引言

2.2实验部分

2.2.1原理

2.2.2仪器和试剂

2.2.3实验流路

2.2.4实验步骤

2.3结果与讨论

2.3.1鲁米诺浓度的选择

2.3.2邻苯三酚浓度的选择

2.3.3 pH对抑制率的影响

2.3.4流速的选择

2.3.5工作曲线、精密度及检出限

2.3.6增敏现象初探

2.4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流动注射/顺序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环境中的微量肼

3.1引言

3.2实验部分

3.2.1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3.2.2顺序注射-化学发光法

3.2.3方法分析性能的对比

3.3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顺序注射-电化学发光研究茶多酚的抗氧化性

4.1引言

4.2实验部分

4.2.1仪器和试剂

4.2.2实验流路

4.2.3实验步骤

4.3结果和讨论

4.3.1原理

4.3.2条件实验

4.3.3茶多酚抗氧化性能的测定

4.4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流动(顺序)注射-化学(电化学)发光研究壳寡糖的抗氧化性

5.1引言

5.2实验部分

5.2.1顺序注射-电致化学发光法

5.2.2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5.3结论

参考文献

第6章结论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因其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分析速度快,重现性好,仪器设备简单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分析工作者的关注,已被成功地应用于环境监测、药物分析、临床检验、抗氧化研究等领域。
   本论文在简要介绍了流动注射技术原理及其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些化合物新的化学发光与电化学发光分析法,并研究了几种天然产物的抗氧化性能,主要内容如下:
   1.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抑制法测定羟基脲
   羟基脲是一种用于临床肿瘤治疗的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本实验研究发现,羟基脲可以显著抑制鲁米诺与邻苯三酚在碱性条件下产生的化学发光。据此,首次建立了测定羟基脲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羟基脲浓度C在5×10-6-5×10-4 mol/l范围内与抑制率Y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2.84 lgC(μmol/l)+229.7(r=0.9980)。对5×10-6 mol/l的羟基脲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63%,检出限为5.1×10-7 mol/l。该方法不仅可用于药物制剂中羟基脲含量的测定,而且可以预期在与羟基脲相关的生命科学、医药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也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流动注射/顺序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环境中的微量肼
   肼是生产各种聚合物、杀虫剂、药物等化工产品的原料,已被确定为致突变物和动物致癌物,因此建立灵敏的肼检测方法在环境分析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实验发现鲁米诺与过氧化氢在碱性条件下反应能够产生微弱的光,而肼能显著地增强这一发光现象。据此,分别建立了水样中微量肼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与顺序注射.化学发光测定新方法。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为:肼浓度在1.6×10-8-1.6×10-4 mol/l范围内与相对发光强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0.8225C(mol/1)+8.086(r=0.9954)。对1.6×10-8mol/l和1.6×10-6mol/l的水合肼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5.4%和0.82%,检出限为5.1×10-9 mol/l;用顺序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为:肼浓度在3.2×10-10 mol/l~3.2×10-4 mol/l范围内与相对化学发光程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对3.2×10-8mol/l的肼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3.14%,检出限为6.7×10-11mol/l。将该方法应用于自来水样品中肼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85.4-99.5%。
   与其它测定肼化学发光方法相比,本试验所建立方法除了具有分析速率快、仪器设备简单、线性范围宽等特点外,其突出的高灵敏度和自动化程度将使其在环境样品中痕量肼的在线监控、以及肼分解催化剂性能的在线评价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3.顺序注射.电化学发光研究茶多酚的抗氧化性
   茶多酚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顺序注射.电化学发光分析系统,利用该系统研究了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实验发现茶多酚能有效抑制鲁米诺-氢氧化钠-过氧化氢的电致化学发光,且抑制率Y与茶多酚浓度C在2.5~25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774C(μg/ml)+10.06(r=0.9909)。抑制率达50%所需茶多酚浓度为14μg/ml。本实验结果为茶多酚抗氧化性能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
   4.顺序注射.电化学发光/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研究壳寡糖的抗氧化性
   壳寡糖是天然糖中唯一大量存在的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多糖。由于壳寡糖同时具有游离的氨基和羟基,故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水溶性好,易被人体吸收,从而具有比壳聚糖更优越的生物活性。本实验利用上述建立的流动注射、顺序注射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系统,分别研究了壳寡糖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过氧化氢、脂自由基等的清除作用,并与Vc、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不仅表明了所构建系统在抗氧化性能研究方面广泛的适用性,同时也证实壳寡糖是一种天然的长效的抗氧化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