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在目的论视角下分析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的“积极性误译”策略
【6h】

在目的论视角下分析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的“积极性误译”策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文章结构

二、“积极性误译”及其对译员的素质要求

(一)“积极性误译”概述

(二)“积极性误译”对译员的素质要求

三、目的论及目的论对“积极性误译”的指导意义

(一)目的论概述

(二)目的论对“积极性误译”的指导意义

四、目的论指导下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积极性误译”的案例分析

(一)“积极性误译”策略之增补

(二)“积极性误译”策略之省略

(三)“积极性误译”策略之转换

(四)“积极性误译”策略之重组

五、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记者招待会口译工作中译员的重要性日渐突出,“积极性误译”策略作为一种翻译策略也逐渐被译员所使用。“积极性误译”策略是译员为了完美再现原文的风韵而进行的创造性翻译,与原文在大意上相对对等,能传达最为重要的信息,并取得功能或语用交际的最大对等。
  为了使“积极性误译”策略能够广泛应用于口译方面,本文结合前人对误译的研究,对记者招待会中的“积极性误译”策略的分析和探讨,尝试将“积极性误译”拓展到口译领域,这与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具有一致性。因此,目的论可以为对“积极性误译”策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本文以2012年温家宝总理两会后记者招待会和2012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为例,选取大量的译员的口译材料进行分析和对比,在材料中分析目的论指导下的“积极性误译”的基本类型和特点,并结合译员的基本素质和重要作用体现译员的再创造性,旨在分析和探讨目的论指导下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的“积极性误译”策略。
  通过对2012年温家宝总理的两会后记者招待会和2012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的口译材料的对比和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译员应自觉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认真做好记者招待会中口译的前期准备工作,本着使口译现场的听众完全理解明白的态度,充分发挥再创造性,合理运用“积极性误译”策略,即在目的论指导下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进行意义的增补,省略,转换和重组,让听众充分理解。目的论指导下的“积极性误译”策略是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的重要翻译策略,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合理的运用“积极性误译”翻译策略,避免误译,保障翻译工作的顺利完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