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普通高校不同专业学生最大摄氧量及其派生指标的比较分析
【6h】

普通高校不同专业学生最大摄氧量及其派生指标的比较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文献综述

1.1 最大摄氧量的概述

1.2 最大摄氧量的直接测定方法

1.3 最大摄氧量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1.3.1 作为有氧工作能力的客观指标

1.3.2 选材

1.3.3 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

1.3.4 评定训练效果

1.3.5 作为制定运动运动强度的依据

1.4 最大摄氧量的派生指标及测试方法

1.4.1 最大摄氧量速度和摄氧量速度最长持续时间

1.4.2 最大摄氧量速度和摄氧量速度最长持续时间的测试方法

1.4.3 最大摄氧量平台期持续时间

1.4.4 最大摄氧量平台期持续时间的测试方法

1.5 最大摄氧量的派生指标的应用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测试指标和实验仪器

2.3 测试方法

2.3.1 功率自行车作为测试最大摄氧量及其派生指标方案的确立

2.3.2 v(V)O2max最长持续时间功率自行车测定法

2.3.3 注意事项

2.4 实验时间安排

2.5 数据处理

3.实验结果

3.1 不同专业学生递增负荷测试(V)O2max及其派生指标的结果对比

3.2 不同专业学生持续负荷测试(V)O2max及其派生指标的结果对比

4.分析与讨论

4.1 不同专业大学生最大摄氧量及其派生指标研究意义

4.2 不同专业大学生(V)O2max的比较分析

4.3 不同专业大学生(V)O2max的比较分析

4.4 不同专业大学生tlim v(V)O2max的比较分析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一) 运动安全问卷

附表(二)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表(部分)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本研究选取辽宁师范大学30名男大学生进行(V)O2max及其派生指标的测定,利用适用于我国大学生(V)O2max的测试方法得出相应数据。在初步了解辽宁师范大学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心肺功能特点和有氧工作能力,重点探索最大摄氧量及其派生指标在不同人群中显示出来的差异以及变化规律基础上,通过运用符合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最大摄氧量和其派生指标,采用测试和评价的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从而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与数据支撑,以充分比较最大摄氧量及其派生指标的结果之间的差异。进而建立19-22岁之间的大学生最大摄氧量及其派生指标的基础数据。为今后了解学生体质状况,以及最终构建适用于部分普通高校不同学生人群的最大摄氧量及其派生指标的比较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研究方法:从辽宁师范大学在校学生中抽取自愿参加测试的学生样本30名,其中理科学生10人,文科学生10人,体育学生10人。研究对象均为19-22岁的男生,并且按照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大学生体质健康评分表,对正常体重的大学生来进行功率自行车的(V)O2max直接测定,要求被试人员在测试之前均进行简单的身体检查,通过运动安全问卷的筛查,了解到被试人员均无运动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身体状态为健康。 研究结果: (1)在不同专业学生递增负荷测试(V)O2max及其派生指标测试中,被试者出现最大摄氧量值的结果比较中,体育学生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最大摄氧量平台持续时间的比较中,体育学生组与其他两组学生也同样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在每分钟CO2产生量和通气量的比较中,体育学生组与理科学生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理科学生组与文科学生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在不同专业学生持续负荷测试(V)O2max及其派生指标测试中,被试者出现最大摄氧量值比较中,体育学生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最大摄氧量速度时持续运动的最长时间的比较中,体育学生组与其他两组学生也同样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在心率比较中,体育学生组与两组学生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理科学生组与文科学生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在测试中,我们发现,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在有氧工作能力上面体现出不同结果:体育学生运动能力要优于其他专业学生。从而发现,持续运动能够有效地增强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增加最大摄氧量,提高人体代谢能力。 (2)在测试过程中,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运动与功率自行车持续负荷运动结果不同。但是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基本相同,不过,功率自行车持续负荷运动测试值方差要明显小于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运动。对于两种测试最大摄氧量及其派生指标的方法,对于被试者运动发挥的稳定性作用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 (3)不同大学生的专业影响着最大摄氧量及其派生指标,同时,最大摄氧量及其派生指标也有效反映了不同专业大学生的有氧工作能力。其中,不同专业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课程安排是否对最大摄氧量及其派生指标具有影响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功率自行车的直接测试法简单易行,便于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际操作,能够有效评价大学生的有氧工作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