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教师网络学习空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h】

教师网络学习空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相关研究现状

1.3研究意义

1.4研究思路与方法

1.5研究内容与目标

1.6论文组织结构

2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概念界定

2.2理论基础

3教师网络学习空间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教师网络学习空间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3.2量表的筛选与修订

3.3评价量表中指标的筛选

3.4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5教师网络学习空间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3.6教师网络学习空间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价值

4指标体系的应用效果分析

4.1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效果分析

5结论

5.1研究结论

5.2研究特色

5.3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教师利用网络空间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B 教师网络学习空间评分标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2012年9月,我国首次召开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上刘延东强调要大力推动包括“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在内的“三通两平台”的建设,进而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2014年11月,教育部等5部门又印发了《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出网络学习空间要覆盖到各级各类的教育。在这种背景下,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开始大规模建设,但是与之相关的评价体系研究还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教师网络学习空间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教师网络学习空间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
  首先,论文通过梳理分析相关的文献,分别对“网络学习空间的涵义”和“教师网络学习空间的效用”两个重要问题进行研究,为论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其次,在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前面文献的成果,定义了教师网络学习空间的概念,初步构建指标体系的维度及其下属指标。
  再次,在咨询专家后,对提出的维度及其子指标进行反复的筛选和修改,确立评价教师网络学习空间的六个维度:课程教学、个人展示、多元互动、专业发展、支持服务和社会责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教师网络学习空间评价指标问卷,并通过面对面的形式发放问卷。回收问卷后应用 SPSS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同时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进一步检验。然后基于问卷结果进行重要性分析并得出七个判断矩阵,接着利用判断矩阵计算出同一层次的指标权重,进而得出单层排序结果,最后结合维度层的权重值计算出层次总排序结果,构建出教师网络学习空间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为了进一步验证该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论文以拱墅区-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为案例进行实际应用,结果显示指标体系的验证结果和该网络空间在社会上的验证结果基本保持一致,说明该指标体系的准确性较高,但是根据验证结果反映该网络学习空间在多元互动维度上分数较低,也说明该网络学习空间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对本研究做出总结,进一步阐述本研究的特色,同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接下来的研究做出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