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危险性研究
【6h】

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危险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绪论

1.1危险化学品主要运输方式

1.2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特点

1.3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类型

1.3.1火灾事故

1.3.2爆炸事故

1.3.3中毒事故

1.3.4环境污染

1.4危化品道路运输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1研究现状

1.4.2目前存在的问题

1.5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5.1本文研究的意义

1.5.2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危险性分析

2.1系统危险性研究

2.1.1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

2.1.2系统危险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2.2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的构成

2.2.1危险化学品

2.2.2车辆、包装及设备设施

2.2.3人员

2.2.4道路与道路设施

2.3.5环境因素

2.3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的危险源辨识

2.3.1第一类危险源

2.3.2第二类危险源

2.3.3管理原因

2.3本章小结

第三章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危险性评价

3.1危险性评价概述

3.1.1定义及内容

3.1.2危险性评价方法分类

3.2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危险性评价程序

3.3评价准则

3.3.1人员伤亡评价

3.3.2建筑(设施)损伤评价

3.4事故影响区域

3.4.1泄漏

3.4.2扩散

3.4.3渗流污染

3.5评价模型

3.5.1火灾事故后果评价模型

3.5.2爆炸事故后果评价模型

3.5.3中毒事故后果评价模型

3.5.4渗流污染事故后果评价模型

3.6事故严重度

3.7本章小结

第四章运输事故后果评价程序设计及应用

4.1运输事故后果评价程序设计

4.2应用实例

4.2.1火灾、爆炸事故后果评价应用实例

4.2.2渗流污染事故后果评价应用实例

第五章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的控制与应急

5.1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的控制

5.1.1车辆、包装及设备设施

5.1.2人员

5.1.3路况及环境

5.1.4管理

5.2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的应急技术

5.2.1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5.2.2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5.2.3各类危险化学品运输的灭火方法

5.3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论

6.1结论

6.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需求量逐渐增加,危化品的储运量也越来越大。危化品在道路运输过程中,由于撞击、挤压、设备缺陷等原因,盛装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品的容器或附属设施有可能被击穿、破裂或损坏,泄漏出大量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品,进而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环境污染等重大事故发生。另外,危化品运输车辆有时必须通过人口聚集区域附近的道路,从而对沿途的居民区、行人、其他车辆等构成潜在的巨大威胁,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较大范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保证危化品道路运输的顺利进行,使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得到有效的保障,使环境免遭破坏,必须努力控制运输系统的危险源以消除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因此,进行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的危险性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尤其在危化品运输事故屡禁不止的今天,这一课题的研究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危险性方面的研究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其中研究和开发适合于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危险性评价及事故后果预测的技术和方法,估计污染物质渗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区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研究结果不仅可为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事故管理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还能为危化品事故的应急疏散和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提供指导和参考。 本文首先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系统进行了系统安全分析,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由危险化学品、载运车辆、人员、道路及环境五个元素组成。发生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可概括为:管理原因,人的失误,车辆、包装和设备设施的缺陷,路况与环境方面的原因等,特别是不能忽视道路交通环境对运输过程的影响。 针对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事故的特点,结合危险源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灾害形式,本文建立了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危险性评价程序,确定了潜在的火灾、爆炸、中毒、污染事故影响范围及事故严重度。依据二维渗流模型,本文重点研究了液态有毒物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后的渗流运移情况,确定了渗流污染的弥散区域和浓度变化,进一步完善了事故后果评价方法。 为了更直观、快速、准确的展示潜在事故后果影响范围,结合Visualbasic6.0编程软件,开发了事故后果评价系统软件即ACES。以沈阳市八棵树液化气总站至和睦加气站的LPG(液化石油气)运输为实例,应用ACMS对其潜在的火灾、爆炸事故后果进行了定量分析评价;以毒性较高的液苯运输为实例对其潜在的污染渗流后果进行了评价。 最后,本文提出了控制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的建议和措施,并针对危化品道路运输过程中极易发生的泄漏和火灾事故,提出了相应的应急技术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