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日本公民教育及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6h】

日本公民教育及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1.5 相关概念的厘定

1.5.1 公民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1.5.2 公民教育的涵义

1.5.3 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及演变

1.5.4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第2章 日本公民教育的发展

2.1 日本公民教育的发展阶段

2.1.1 明治维新到19世纪末的公民教育

2.1.2 19世纪末至二战结束的公民教育

2.1.3 战后日本的公民教育

第3章 日本公民教育的特色

3.1 日本公民教育的目标

3.2 日本公民教育的内容

3.2.1 强调国家认同的公民教育

3.2.2 民主主义的公民教育

3.2.3 集团主义的公民教育

3.2.4 中西文明的借鉴与扬弃的公民教育

3.3 日本公民教育途径

3.3.1 社会中的公民教育

3.3.2 学校中的公民教育

3.3.3 家庭中的公民教育

3.4 日本公民教育的方法

3.4.1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3.4.2 全方位的公民教育方法

3.4.3 心的教育方法

3.5 日本公民教育的评价

3.5.1 日本公民教育取得的成就

3.5.2 日本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4章 日本公民教育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4.1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4.1.1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化

4.1.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过于简单化

4.1.3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影响的消极化

4.2 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启示

4.2.1 与时俱进,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2.2 坚持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2.3 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要求

4.3 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

4.3.1 加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4.3.2 充分利用现代化地手段全方位的对学生进教育

4.4 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启示

4.4.1 在课堂教育的同时应注重日常生活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4.4.2 从实际出发,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

4.4.3 用网络广泛开展教育

第5章 结论

5.1 论文的设想

5.2 论文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科学性、历史性和阶级性的原则展开论述。本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进行论述。第二部分以日本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为线索,分析了日本不同阶段的公民教育,探讨了日本公民教育由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第三部分从日本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进行深入研究并对日本公民教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第四部分在肯定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的前提下,指出了在社会转型攻坚时期和全球化日益加速的背景下,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对如何有效的开展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3点启示。第五部分是对论文的设想和存在的问题展开叙述。本文的写作目的主要是通过深入研究日本公民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和途径的基础上,借鉴其先进的经验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发挥其育人功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输送合格人才贡献力量。

著录项

  • 作者

    苗长华;

  •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大学;
  • 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振芝;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41.6;
  • 关键词

    公民教育; 高等学校; 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