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2Y受体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激动剂作用的研究
【6h】

P2Y受体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激动剂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P2Y 受体与恶性肿瘤

致谢

缩略语表

附图

展开▼

摘要

背景和目的: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是最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口腔颌面部最具特征的恶性肿瘤,具有很强的浸润性和远处转移力,手术切除后常有复发和转移。其转移和复发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是一种递质,作为细胞外的信号分子(第一信使),通过激活细胞表面的两类受体(P2X和P2Y),并通过第二信使系统调节多种生理反应。P2Y受体(G蛋白偶联型)在体内各种组织广泛分布,功能各异。不同亚型的P2Y受体通过G蛋白激活不同的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执行特定的生理功能。Rapaport首先报道嘌呤核苷酸具有抗癌活性。目前研究表明,ATP能够抑制多种人类肿瘤细胞的生长,如前列腺癌、乳腺癌、结肠癌、肝癌、卵巢癌、胃癌等,还有研究表明ATP能够减轻非恶性组织对化疗和放疗的抵抗性。西方国家,ATP应用于晚期癌症治疗已进行了小规模的临床试验。ATP抗癌机制的报道,除了激活细胞表面受体和第二信使系统调节作用,余未见报道。有文献报道,ATP通过激活癌细胞表面的嘌呤受体P2Y可以抑制某些癌细胞的体外增殖。然而,腺样囊性癌与嘌呤受体P2Y2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未见报道。 本实验则采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来证实腺样囊性癌细胞表面P2Y<,2>受体的存在,同时通过ATP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腺样囊性癌细胞来研究ATP对于非高转移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83)和高转移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LM)的抑制作用,为以后进一步研究腺样囊性癌的转移和浸润机理奠定基础。 方法:本研究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83和SACC-LM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2Y<,2>受体在SACC-83和SACC-LM细胞株中的表达;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ATP作用后的细胞形态学及数目的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tetrazolium,MTT)法测定SACC-83和SACC-LM细胞分别在不同浓度ATP(0mM/L、0.1mM/L、0.2mM/L、0.4mM/L、0.8mM/L,和1.6mM/L,)作用和不同时间点(24h、48h和72h)的细胞增殖抑制变化的情况。 结果: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83和SACC-LM细胞中P2Y2嘌呤受体成阳性表达,可见细胞膜上呈深棕褐色染色(阳性),胞浆呈浅棕褐色(弱阳性),而阴性对照组则无阳性表达。SACC.83和SACC-LM细胞间未见明显差异。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细胞数目随ATP浓度升高而递减。MTT法结果表明,ATP对SACC-83细胞和SACC-LM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对SACC-LM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对SACC-83细胞的抑制作用,且其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即随ATP浓度的增加和作用的时间延长,对细胞的抑制率增加。 结论:(1)P2Y<,2>嘌呤受体在SACC-83和SACC-LM两株细胞中均有表达,且两细胞株间未见明显差异。(2)ATP对SACC-83细胞和SACC-LM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剂量和时间呈正相关,对SACC-LM的抑制作用强于对SACC-83的抑制作用,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3)ATP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癌药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