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对房颤预防卒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探讨:23例病例分析
【6h】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对房颤预防卒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探讨:23例病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临床资料收集

1.1 入选标准

1.2 排除标准

二、仪器设备

三、术前准备

四、手术方法

五、术后处理

六、术后随访

七、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患者术前基本情况

二、患者术中至术后出院情况

三、患者术后随访情况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心房颤动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最主要的并发症是血栓栓塞人体重要部位,其中最为常见、危害最大的为血栓栓塞大脑重要血管造成脑卒中。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90%以上存在于左心耳,风湿性瓣膜病患者60%脑卒中栓子来源于左心耳[1]。华法林仍是预防房颤血栓栓塞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华法林可导致出血风险增加、定期监测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治疗窗狭窄、与其他药物及食物会出现相互反应。而新型口服抗凝药价格昂贵,依从性不确定、漏服风险增加、缺乏拮抗剂,且部分患者对抗凝药反应较差或存在抗凝禁忌证,这些原因使抗凝药在临床中的应用相对不足。近年来,多项大型临床研究证实经皮左心耳封堵(Percutaneous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sion,PLAAO)可有效减少心房颤动脑卒中的发生率[2-4]。但目前国内鲜有左心耳封堵术后近中期预后疗效的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症状、相关检查检验观察房颤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近中期疗效,探讨植入左心耳封堵器(Watchman)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分析2014年8月~2015年12月于本院心内科成功植入左心耳封堵器(Watchman)的房颤患者23例。术前对患者进行临床资料采集、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确定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并进一步通过Mimics三维成技术重建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三维结构,并运用3D技术打印左心耳模型[5]、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心房CTA、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准确了解左心耳结构形态大小深度、有无血栓、与周围心脏结构关系、心脏功能等相关内容;术后3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其进行临床随访,12个月后每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临床随访主要通过观察临床症状(胸闷心悸、气促水肿、出血情况等)、常规检查(经胸超声心动图、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特殊检查(TEE、心房CTA)仅在术后3个月、12个月进行,用于确认封堵器上无明显血栓,封堵器位置正常,与周围心脏结构关系良好,封堵器与左心耳之间的缝隙,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及一切可能与植入器械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左心耳封堵器植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结果:平均随访(9.1±5.0)个月,男性12例,女性11例(47.83%),平均(68.5±11.4)岁。术后24小时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右侧胸锁乳突肌血肿)1例(4.35%),术后残余分流发生4例(17.39%),其中<3mm2例;≥3mm,<5mm2例;心包积液5例(21.74%),其中1例既往长期有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史,且积液量与术前未见明显改变;肺部感染5例(21.74%);突发房性心律失常2例(8.70%)。随访期内患者均生存,再次住院5例(21.74%);临床症状(胸闷心悸、气促水肿、出血情况等)较术前无明显变化2例,较术前改善17例,术后1月出现皮肤出现瘀斑瘀点情况4例(17.39%),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超检查结果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严重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植入器械相关严重并发症。
  结论:在严格掌握介入治疗适应证的情况下,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房颤脑卒中安全有效,可作为房颤患者存在脑卒中高风险、有服用抗凝药禁忌症、无法定期检测INR等情况下预防脑卒中的另一种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