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组新城疫病毒诱导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
【6h】

重组新城疫病毒诱导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三)结果

3.1 构建重组新城疫病毒rFMW/GFP

3.2 rFMW/GFP的复制能力

3.3 rFMW/GFP对未分化甲状腺癌2D及3D细胞的溶瘤能力

3.4 rFMW/GFP调控MAPK/p38通路

3.5 rFMW/GFP对荷瘤小鼠的溶瘤能力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三、综述

四、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未分化甲状腺癌(ATC)是死亡率较高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不稳定的遗传特性及复杂的基因改变,一直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常规手段如手术切除、放化疗效果都不理想。目前,一系列新的治疗方法如基因治疗、诱导分化治疗、蛋白抑制剂治疗等远不够成熟。基因治疗尚处于起步阶段;诱导分化治疗还没有经过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治疗效果有待验证;而蛋白抑制剂治疗存在口服利用率低、特异性不高、副作用大等弊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已有报道,溶瘤新城疫病毒(NDV)能够感染并诱导多种肿瘤细胞死亡,但对正常细胞无杀伤作用,因此溶瘤病毒作为一种新颖的治疗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溶瘤新城疫病毒是否感染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还未见报道。
  目的:
  本次研究探讨重组新城疫病毒(rFMW/GFP)对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的溶瘤能力。
  方法:
  本次研究在体内、体外两种途径验证了重组新城疫病毒rFMW/GFP对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THJ-16T和THJ-29T的溶瘤能力。体外实验,重组新城疫病毒rFMW/GFP感染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通过生物化学和形态学实验方法研究病毒溶瘤机制;体内实验,重组新城疫病毒rFMW/GFP尾静脉注射成瘤小鼠,研究重组病毒抗肿瘤能力。
  结果:
  (1)构建表达GFP荧光蛋白的重组新城疫病毒rFMW/GFP。
  (2)重组新城疫病毒rFMW/GFP与亲本新城疫病毒(NDV/FMW)都能感染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且病毒复制能力无明显差异。
  (3)在2D培养条件下,重组新城疫病毒rFMW/GFP感染ATC细胞THJ-16T和THJ-29T,诱导细胞发生早期及晚期凋亡,蛋白印迹法检测到Caspase-3及PARP(ADP-ribose)裂解条带;在3D培养条件下,rFMW/GFP抑制ATC细胞的成球能力。
  (4)重组新城疫病毒rFMW/GFP感染ATC细胞后活化p38MAPK信号通路;ATC细胞经p38MAPK通路的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后,抑制rFMW/GFP诱导的p38MAPK的活化并减少了Caspase-3及PARP裂解。
  (5)重组新城疫病毒rFMW/GFP与亲本NDV/FMW都能抑制THJ-16T诱导的小鼠成瘤。
  结论:
  本次研究中,鉴定出重组报告病毒rFMW/GFP通过p38MAPK通路诱导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发生凋亡,提示溶瘤新城疫病毒可作为一种新颖的手段治疗未分化甲状腺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