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k-ZrO基薄膜生长行为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6h】

高k-ZrO基薄膜生长行为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说明及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绪论

1.1引言

1.2电介质及其极化的微观机理

1.3高k栅介质材料研究背景

1.3.1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1.3.2 SiO2栅介质减薄所带来的问题

1.3.3 SiO2栅介质性能的改进——氮氧硅栅介质

1.3.4高k栅介质材料

1.4高k栅介质材料研究现状

1.4.1 ⅢA(Al)和ⅢB(Y、La、Gd)金属氧化物

1.4.2 VB(Ta)金属氧化物

1.4.3 VIB(Ti、Zr、Hf)金属氧化物

1.5 ZrO2基高k栅介质材料

1.5.1 ZrO2薄膜的结构、特性和应用前景

1.5.2 ZrO2基高k栅介质薄膜的研究现状

1.6 ZrO2基栅介质薄膜制备技术概述

1.6.1化学气相沉积(CVD)

1.6.2物理气相沉积(PVD)

1.7本论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2 ZrO2 介电薄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工艺探索

2.1引言

2.2反应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制备ZrO2薄膜

2.2.1反应溅射法及其基本原理

2.2.2薄膜沉积系统

2.2.3衬底的清洗

2.3薄膜的表征方法

2.3.1变角光谱椭偏仪测量ZrO2薄膜的厚度

2.3.2 ZrO2薄膜透射光谱的数据分析

2.3.3 ZrO2薄膜的微结构表征

2.3.4 ZrO2薄膜的表面形貌表征

2.3.5 ZrO2薄膜的电学性能测试

2.4放电条件对射频磁控溅射成膜空间中等离子体成分的影响

2.4.1光谱分析基本原理及实验装置

2.4.2原子发射光谱谱线标定及谱线强度分析

2.4.3放电条件对各元素谱线强度影响

2.5本章小结

3 ZrO2薄膜生长特性及其性能的研究

3.1引言

3.2 ZrO2薄膜的制备工艺

3.3 ZrO2薄膜生长特性的研究

3.3.1氧分压对ZrO2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3.3.2氧分压对ZrO2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3.3.3氧分压对ZrO2薄膜界面稳定性的影响

3.4 ZrO2薄膜的物理特性

3.4.1氧分压对ZrO2薄膜动态介电系数和光学禁带宽度的影响

3.4.2氧分压对ZrO2薄膜C-V特性的影响

3.4.3 ZrO2薄膜Ⅰ-Ⅴ特性及其漏电流输运机制分析

3.5本章小结

4温度对ZrO2薄膜生长行为及ZrO2/Si界面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4.1引言

4.2实验过程

4.3沉积温度对ZrO2薄膜生长行为的影响

4.3.1沉积温度对ZrO2薄膜微结构的影响

4.3.2沉积温度对ZrO2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及其演化动力学生长行为

4.3.3沉积温度对ZrO2薄膜光学常数的影响

4.4 ZrO2薄膜的界面稳定性研究

4.4.1退火对ZrO2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4.4.2ZrO2薄膜/Si衬底界面层的XTEM分析

4.4.3 ZrO2/Si界面层的SE分析

4.4.4 ZrO2薄膜/Si衬底界面反应微观机制

4.5 Al2O3扩散阻挡层对界面层稳定性的作用

4.5.1含Al2O3扩散阻挡层的ZrO2薄膜的XTEM分析

4.5.2含Al2O3扩散阻挡层的ZrO2薄膜表面形貌及标度分析

4.6本章小结

5 ZrO2基多组元介电薄膜的微观结构及其热稳定性

5.1引言

5.2 Zr-Al-O三元系介电薄膜的微结构及其稳定性

5.2.1Al掺杂氧化锆(ZrAlxOy)薄膜的制备及其表征

5.2.3Al掺杂氧化锆(ZrAlxOy)薄膜的成份

5.2.4Al掺杂氧化锆(ZrAlxOy)薄膜的微结构

5.2.5Al掺杂氧化锆(ZrAlxOy)薄膜的热学稳定性

5.2.6不同含量Al掺杂氧化锆(ZrAlxOy)薄膜的光学性能

5.2.7Al掺杂氧化锆(ZrAlxOy)超薄薄膜的界面稳定性及漏电特性

5.3Al、Ti共掺杂ZrO2基四元系薄膜

5.3.1Al、Ti共掺杂ZrO2基四元系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5.3.2 Al、Ti共掺杂ZrO2基四元系薄膜的成分分析

5.3.3Al、Ti共掺杂ZrO2基四元系薄膜的微结构

5.3.4Al、Ti共掺杂ZrO2基四元系薄膜的热学稳定性

5.4本章小结

结论

尚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创新点摘要

致谢

展开▼

摘要

利用高k介电薄膜材料替代传统的SiO2栅介质层是满足发展亚0.1μm以下尺寸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要求,是目前微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ZrO2薄膜因其具有合适的介电常数、较大的禁带宽度及与Si的导带和价带存在较大的偏置,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替代SiO2的高k介电材料之一。为了满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对栅介质层的苛刻要求,尚需要改善非晶ZrO2薄膜的热学稳定性、薄膜与Si基体之间的界面热学稳定性以及表面粗糙度、薄膜均匀性等众多问题。 该论文利用反应射频磁控溅射薄膜制备技术,围绕“高k-ZrO2基薄膜生长行为及其稳定性研究”这一课题,利用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变角光谱椭偏仪、透射光谱仪、电子能量色散谱和C-V、I-V测量系统等分析技术和表征方法,系统研究了沉积参数、退火处理对高k-ZrO2基薄膜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界面状态以及电学性能的影响。 主要研究结果: 1.氧分压对ZrO2薄膜生长行为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氧分压的增加,ZrO2薄膜微结构演化过程是a-ZrO2(非晶)→a-ZrO2+少量m-ZrO2(单斜)→m-ZrO2+t-ZrO2(四方)→m-ZrO2。氧分压增加所引起的Zr沉积速率的下降是导致薄膜相结构转变的重要原因。氧分压对ZrO2薄膜与基体的界面厚度的影响存在一个临界值。当氧分压小于临界值时,膜基界面厚度不受氧分压变化的影响;当氧分压大于临界值时,膜基界面厚度随氧分压的增加而增加;氧分压对膜基界面的影响机制与薄膜的结晶状态有关。物理特性分析表明:薄膜的结晶状态影响着ZrO2薄膜的介电性能。在氧分压为15%时,获得了综合性能良好的非晶态ZrO2介电薄膜,薄膜的相对介电常数达25、薄膜具有较大的禁带宽度、较低的漏电流、表面平整、良好的界面稳定性。低氧分压下沉积的ZrO2薄膜的主要漏电流输运机制为Schottky发射。 2.沉积温度对ZrO2薄膜生长行为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温度低于250℃时,ZrO2薄膜的结构完全呈非晶态,但250℃沉积的薄膜的致密度比较高;随着沉积温度升高至450℃,薄膜出现了明显的结晶现象,主要为单斜ZrO2相,在晶粒堆砌间隙有非晶ZrO2相存在;沉积温度为550℃时,ZrO2薄膜完全晶化,主要为单斜ZrO2相,在晶粒堆砌间隙有四方ZrO2相存在。在室温至550℃的沉积温度范围内,ZrO2薄膜的生长机制有所不同;室温下,以无表面扩散和近邻原子取向择优生长为主;250~450℃时,以有限表面扩散为主,并导致平滑的表面形貌;550℃时,以晶粒择优生长为主,导致表面粗糙度的增加。 3.在ZrO2/Si膜基界面热学稳定性研究中,观察到氧沿晶界扩散的实验现象;提出了界面反应的氧扩散晶界通道机制,即,在退火处理过程中,ZrO2薄膜晶化所形成的晶界是氧向基体扩散的主要通道,是导致ZrO2/Si界面厚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使用Al2O3作为扩散阻挡层来改善界面特性。研究结果显示:Al2O3过渡层具有原子级的平整度,可以有效地阻挡氧向基体的扩散,从而保证了ZrO2/Si界面的热学稳定性。 4.ZrO2基高k栅介质薄膜的热学稳定性研究表明:低含量Al掺杂将导致薄膜结晶化温度降低,高含量Al掺杂则可以改善Zr-Al-O三元系非晶薄膜的热学稳定性。当Zr/Al原子比为5:4时,Zr-Al-O三元薄膜为完全的非晶结构,但存在着轻微的两相分离,其结晶化温度不低于800℃;Zr-Al-O三元薄膜与基体之间的界面清晰、陡直;经过800℃退火后,薄膜与Si基体间形成了一个厚度约为3nm左右非晶界面层;电学特性研究表明:Zr-Al-O三元薄膜的最佳退火温度为800℃,薄膜在±1.5偏压下的漏电流分别为7×10-6A/cm2(正向)和1×10-5A/cm2(反向),同等效氧化厚度为2nm纯SiO2薄膜相比,漏电流降低了近6个数量级。 5.从非晶形成能力的观点,综合高k栅介质薄膜的介电特性,提出Zr-Al-Ti-O四元系作为栅介质薄膜材料的可能性,并探索了Zr-Al-Ti-O四元系的薄膜优化工艺;研究结果显示:Zr-Al-Ti-O四元系具有非常宽的非晶成分范围,说明Ti掺杂有利于非晶的形成;通过优化薄膜中Zr/Al原子配比,获得了具有均匀非晶相的Zr-Al-Ti-O四元系薄膜,其结晶化温度不低于850℃,且能够保证薄膜的介电常数保持在适当高的数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