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L轮胎企业质量管理案例研究
【6h】

SL轮胎企业质量管理案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案例正文

2.1 公司简介

2.2 行业及社会背景

2.3 SL公司质量管理存在问题描述

2.3.1 公司员工普遍缺乏质量意识

2.3.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

2.3.3 质量控制体系形同虚设

2.3.4 过程质量管理流于形式

3 SL公司质量管理案例分析

3.1 相关理论综述

3.1.1 质量管理体系概念

3.1.2 质量管理体系的八项原则

3.1.3 PDCA质量管理循环

3.1.4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3.1.5 六西格玛管理理念

3.2 SL公司质量管理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淡薄的员工质量意识

3.3.2 不健全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3.3.3 形同虚设的质量控制体系

3.3.4 流于形式的过程质量管理

4 SL公司质量管理改进对策

4.1 提升员工质量意识

4.1.1 成立质量管理改进小组

4.1.2 形成质量管理全员培训及参与机制

4.2 健全公司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4.3 持续提高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5 质量管理改进对策实施的保障措施

5.1 领导层的力量

5.2 优化质量监督考核体制和质量激励制度建设

5.2.1 质量监督考核体制改善

5.2.2 质量激励制度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09年底的“中美轮胎特保案”宣告了中国轮胎行业黄金十年的结束,从而正式拉开了中国轮胎产业的结构调整的序幕。中国轮胎企业为了使外贸出口更加安全,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已成功拓展了北欧、俄罗斯、南美、中亚、非洲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出口渠道。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这种出口市场分散战略已初见效果,各轮胎企业出口形势有所回升。同时,由于汽车行业回暖和销售量继续增长带来的中国市场的巨大诱惑力,中外轮胎厂从2010年底开始纷纷新建或扩展产能,抢先一步占领市场。2011年-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橡胶子午线轮胎外胎产量平均增速超过6%,但是,汽车产量增幅远小于轮胎产量增幅,因此,盲目的兴建新厂或者扩产带来的最后结果只能是整体产能过剩。数据显示,从2012年上半年开始,中国轮胎市场便开始出现了严重的产大于销,甚至有的轮胎厂只能停工来应对积压库存带来的压力。
  SL公司是中国轮胎企业之中很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虽高举“质量高于产量”的旗帜、“争做行业标杆”的口号,但是由于缺乏规范、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产品研发技术也比较落后,导致产品的竞争力相对薄弱,高端产品很难进入国际市场,即使走出去也竞争不过其他国际品牌,只能依靠降低价格出口中低端产品来获得市场份额和利润。面对已经到来的轮胎产业结构调整期,以及越来越严格的出口市场准入门槛, SL公司需要真正的重视质量管理,加大质量管理成本的投入,学习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而且要切真务实的站在客户的角度去开展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以100%顾客满意为方向标,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逐渐发展产品的多样化,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步提升产品的质量竞争力,增强品牌知名度,尽快摆脱同质化严重的弊病。
  本文通过对SL公司质量管理案例的探索研究,对企业内存在的典型质量管理问题进行逐一剖析,并结合诸多质量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六西格玛管理理念等),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使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找准企业发展的正确道路。

著录项

  • 作者

    宋晓锋;

  •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 学科 工商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曲英;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426.7;F425.3;
  • 关键词

    轮胎企业; 质量管理; 品牌战略; 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