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载槲皮素亚微米级固体脂质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6h】

载槲皮素亚微米级固体脂质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槲皮素的研究现状

1.2 固体脂质粒载药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胆固醇包埋槲皮素亚微米级脂质粒制备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内容与方法

2.3 制备工艺对固体脂质粒粒径和包埋率的影响

2.4 胆固醇固体脂质粒形貌特征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复合壁材包埋槲皮素亚微米级固体脂质粒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内容与方法

3.3 复合壁材脂质粒处方研究

3.4 正交试验处方优化

3.5 复合壁材固体脂质粒形貌观察

3.6 复合壁材脂质粒物理包埋状态

3.7 复合壁材脂质粒短期储存稳定性分析

3.8 槲皮素被包埋后抗氧化性评价

3.9 固体脂质粒成粒粒径机理分析

3.10 本章小结

4 复合壁材固体脂质粒的缓释特性及缓释动力学模型

4.1 引言

4.2 实验内容及方法

4.3 体外溶出药物释放模型

4.4 不同释药模型拟合结果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槲皮素具有扩血管、镇咳、抗癌等药理作用,具有广谱的生物活性,目前的问题在于,槲皮素在水中极难溶解,遇光、热不稳定,人体吸收生物利用度很低。脂质纳米粒或脂质亚微米粒使用的载药基质是生理耐受性的固态脂质,代谢产物安全无毒,使用固体脂质粒载药系统包埋槲皮素,有望促进槲皮素的口服吸收效果及外用给药效果,本研究基于以上背景展开,研究内容如下:
  (1)经乳液溶剂蒸发法成功制备载槲皮素胆固醇固体脂质粒。实验研究表明,油相胆固醇质量分数0.4%,F-127质量分数2%,乳化时间5min,固化转速90r/min条件下,更有利于得到粒径较小的颗粒。包埋率与油相胆固醇质量分数在一定范围内有正相关关系,固体脂质粒的包埋率随固化转速先升后降,包埋率随F-127质量分数、转子转速、水油相体积比、乳化时间增大而数值降低,各个工艺参数对粒径和包埋率的影响不同步。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胆固醇为壁材的槲皮素固体脂质粒平均粒径范围为265~683 nm,乳液的zeta电位为-39.5±0.13mV,固体脂质粒对槲皮素包埋率最高达到83.41±0.79%,固体脂质粒呈类似块状,粒径分布窄。
  (2)经乳液溶剂蒸发法成功制备载槲皮素复合壁材固体脂质粒。采用正交设计实验对处方参数进行优化,改良壁材后固体脂质粒的粒径处于亚微米级,粒径分布窄,粒径与包埋率的最优配方参数不同步,最佳处方折中采用粒径为0.292μm时包埋率为88.1%的处方参数,即单甘脂质量分数0.4%,胆固醇质量分数0.2%,F-127质量分数1.5%。处方优化后的固体脂质粒近似于圆球形,表面较为光滑,粒径分布窄,粘连现象相对于单壁材制备时有所减少;X射线衍射实验说明槲皮素晶体被包埋进了脂质壁材中,包埋成功;短期储存稳定性实验说明将槲皮素用固体脂质粒包埋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储存稳定性;清除DPPH·自由基抗氧化性试验说明包埋后槲皮素的抗氧化性得以保留。
  (3)对载槲皮素复合壁材固体脂质粒在pH=7.4的溶出介质中释放规律进行研究。根据载槲皮素复合壁材固体脂质粒在溶出介质中累积释放度R(%)与各个释放药物模型动力学方程的拟合,得到拟合方程和拟合优度,确定了模型动力学方程中各个系数。固体脂质粒释放槲皮素的速率比较慢,48h累积释放66.24%,槲皮素的释放呈现出先突释后缓释的特点,槲皮素在脂质粒表面富集。释放曲线的特征符合双指数释放模型的规律,与双指数释放模型方程的拟合优度2R为0.9954,拟合方程(公式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