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北地区内陆港选址规划研究
【6h】

东北地区内陆港选址规划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的背景

1.1.2研究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1.4创新点

第2章内陆港概述

2.1内陆港的定义

2.2内陆港的功能

2.2.1基本功能

2.2.2辅助功能

2.2.2增值功能

2.3内陆港的分类

2.3.1按照吞吐能力分类

2.3.2按照地理位置分类

2.4内陆港发展现状

2.4.1内陆港的发展模式

2.4.2内陆港建设SWOT分析

第3章内陆港选址的遗传模糊聚类算法

3.1遗传算法简介

3.1.1遗传算法对问题的描述

3.1.2遗传算法的运算流程

3.1.3基本遗传算法

3.2聚类方法简介

3.2.1关于模糊的c-划分

3.2.2基于模糊的c-划分的聚类中心及模糊c-均值聚类法

3.3遗传模糊聚类模型的建立

第4章基于遗传模糊聚类的东北内陆港选址规划研究

4.1内陆港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4.1.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4.1.2地区交通运输环境

4.1.3港口企业偏好

4.2东北地区内陆港选址的遗传模糊聚类分析

4.2.1遗传模糊聚类分析的背景

4.2.2东北地区内陆港遗传模糊聚类的结果分析

第5章东北地区内陆港建设发展分析

5.1东北地区内陆港的建设发展目标

5.1.1建设专业化的内陆港体系

5.1.2建设辐射化的内陆港体系

5.2促进内陆港发展的措施

第6章结论

6.1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6.2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海运贸易量高速增长,世界各国纷纷加紧港口的扩建和改造,增强港口吞吐能力,港口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对于沿海港口来说,要实现更大的吞吐量,需要把业务向货源腹地延伸。因此,如何争取更广阔的经济腹地和货源成为港口经营者最关注的事。近年来,与内陆城市合建内陆港,已逐步成为沿海港口占领内陆腹地货源“高地”的重要手段。 内陆港的建设能够扩大沿海港口的经济腹地,增加其吞吐量,完善其参与的供应链,并可以实现港口、内陆城市、货主、运输企业等的多方共赢。内陆港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研究工作正处在起步阶段,内陆港的选址规划问题,是影响内陆港建设发展和集装箱内陆运输网络效率最重要、最基础的问题之一,因此加强内陆港的选址规划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内陆港的定义、功能、分类以及发展现状,接着建立了应用于内陆港选址的新模型——遗传模糊聚类模型,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交通运输环境、港口企业偏好三个角度对法对东北地区的内陆港进行选址研究,并采用MATLAB求解。最后,提出了东北地区内陆港的建设发展目标,构建东北地区专业化和辐射化相兼容的内陆港网络体系,给出了促进东北地区内陆港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