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苦瓜活性成分提取新工艺及其健康食品开发研究
【6h】

苦瓜活性成分提取新工艺及其健康食品开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苦瓜总皂苷提取工艺研究

第三章苦瓜总皂苷含量的测定

第四章超声辅助提取苦瓜总黄酮工艺研究

第五章苦瓜总黄酮含量测定

第六章超临界萃取苦瓜皂苷和苦瓜黄酮新工艺研究

第七章苦瓜健康食品开发研究

第八章结论

对本课题今后研究方向的建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

致谢

展开▼

摘要

苦瓜(MomordicacharantiaL.)原产亚热带,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苦瓜性苦、寒,用于中暑发热、烦热口渴、痢疾、眼痛、痈肿和胃气痛。现代研究证实,苦瓜具有降血糖、抗肿瘤、抗艾滋病、抗氧化、抗生育、抗菌、抗病毒以及提高人体免疫性等药理作用。近年来,苦瓜成分和食疗价值研究成为新热点。苦瓜果实含苦瓜苷,是β-谷甾醇-β-葡萄糖苷和5,25-豆甾醇二烯醇-3-葡萄糖苷的等分子混合物。苦瓜皂苷是苦瓜中有效成分之一,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苦瓜黄酮也是一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多种药用保健功能。苦瓜种植在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原料易得,其生物活性物质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本文对苦瓜皂苷和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将超临界-CO2萃取新技术首次应用于苦瓜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中,可最大限度减小对有效成分的破坏,有选择性地获得目标产物,提高纯度。同时建立了苦瓜皂苷和黄酮的分析方法,并对其抗氧化功能进行了研究,在上述基础上研制了苦瓜冲剂和苦瓜含片两种健康食品,为苦瓜皂苷和黄酮的药理活性、药效试验研究及天然健康食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与物质基础。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概述如下: 1.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苦瓜总皂苷,以测得苦瓜样品中总皂苷含量为指标,选用正交表L9(34)对苦瓜总皂苷提取工艺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苦瓜皂苷的提取有显著性影响,固液比和乙醇浓度的影响不大,各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固液比,所得最佳工艺条件为:70%乙醇水溶液为溶剂,固液比1∶15,100℃回流提取1.5h,重复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苦瓜总皂苷含量高达4.12%(以人参皂苷Rg1计)。 2.将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用于苦瓜总皂苷测定。通过对比色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条件:加热时间15min,加热温度60℃,显色剂用量0.7ml8%香草醛-冰乙酸溶液。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精密度高,在30min内显色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RSD为1.19%(n=3),操作简单,是一种快速测定苦瓜总皂苷的有效方法。 3.采用U6(64)均匀设计来优化提取工艺,获得超声辅助提取苦瓜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32%,超声时间90min,固液比1∶35,提取次数3次。试验结果证实了超声辅助提取苦瓜黄酮的可行性。 4.Al(NO3)3-NaNO2-NaOH络合法是使用最广泛的中草药、中药制剂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本文将其应用于苦瓜总黄酮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显色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且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是一种快速有效测定苦瓜总黄酮的好方法。 5.首次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用于苦瓜活性成分的提取研究。采用U11(1110)均匀设计对超临界-CO2法提取苦瓜总皂苷和黄酮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考察夹带剂(无水乙醇)用量、萃取温度、压力和萃取时间等影响因素,得出苦瓜皂苷和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分别为:苦瓜总皂苷的最佳萃取条件:压力25.5MPa、温度42.5℃、夹带剂用量180ml;苦瓜总黄酮的最佳萃取条件:压力27.5MPa、温度39.5℃、夹带剂用量226ml。萃取时间均为3h,采用一级分离,分离温度均为35℃。 6.对苦瓜SFE-CO2萃取物采用气-质连用(GC-MS)技术进行成分分析,确定了亲脂性成分主要有十六碳二烯酸,十八烷三烯酸,环己胺,油酸,二十三烷。 7.利用苦瓜的溶剂提取物和SFE-CO2萃取产物设计研制了苦瓜冲剂和苦瓜含片两种新型健康食品。从产品的表观性质来看,以SFE-CO2萃取产物为原料的苦瓜冲剂呈天然的淡绿色,松散性好,不易吸潮;苦瓜片剂颜色天然,但不够均一,光泽度也不够好,可能是在SFE-CO2萃取过程中溶有部分脂溶性成分,使造粒出现混合不均的现象,从而导致压片出现斑点。 8.考察了苦瓜的溶剂提取物和SFE-CO2萃取产物及其产品的抗氧化性质,结果表明,苦瓜提取物及其产品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且随着提取物浓度增加而呈增强趋势。超临界萃取产物及产品的抗氧化能力大致相同,说明SFE-CO2操作条件温和,能最大程度保持各组分的原有特性。但苦瓜的醇提产物及产品抗氧化能力有较大差距,可能是喷雾干燥温度过高导致生物活性物质的较大破坏。说明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用于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