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颈动脉超声、 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
【6h】

颈动脉超声、 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高频超声评价不同临床分型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特点,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临床分型的关系。同时检测血清炎性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水平,分析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以及hs-CRP与冠心病临床分型的相关性。通过建立二分类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筛选预测AC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因胸痛、胸闷疑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5例,女36例,年龄范围47~68岁,平均年龄56.58±6.16岁。入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颈动脉超声检查及检测血清炎性标志物hs-CRP的浓度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成非冠心病组和冠心病组。在冠心病组内,根据冠心病临床分型的诊断要点,将患者分成两个亚组:SAP组和ACS组。
   观察指标主要包括四大类:(1)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血管的支数(2)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指标:①测量内中膜厚度(IMT),②计算斑块总发生率、多发斑块发生率、不稳定斑块发生率及斑块积分;③评价斑块的稳定性;(3)检测hs-CRP浓度;(4)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BMI、既往史、吸烟史及反映血脂水平的指标:TC、TG、HDL-C、LDL-C。
   结果:
   1、冠状动脉造影结果:ACS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SAP组严重,主要体现于:(1)ACS组患者以3支病变(占53.19%)为主,而SAP组以1支病变(占42.86%)、2支病变(占33.33%)为主。(2)两组间冠状动脉受累血管数目的整体构成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三组IMT测值,以ACS组最高,SAP组次之,非冠心病组最低:[(0.88±0.14mm)vs(0.97±0.15mm)vs(1.06±0.17mm),均P<0.01]。
   3、三组斑块总发生率、斑块积分:ACS组>SAP组>非冠心病组,均P<0.05。ACS组多发斑块发生率高于SAP组,P<0.01。
   4、非冠心病组、SAP组和ACS组hs-CRP浓度变化情况如下:[(1.26±0.40mg/L)vs(3.45±1.16 mg/L)vs(6.02±2.05 mg/L),均P<0.01]。
   5、随着hs-CRP浓度升高,不稳定斑块发生率在非冠心病组、SAP组和ACS组依次递增,分别为:[6.25%(2/32)]vs[26.19%(11/42)]vs[55.32%(26/42)],均P<0.05。
   6、从ACS发病主要危险因素的二分类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出不稳定斑块和hs-CRP>3mg/L是预测AC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不稳定斑块-OR:3.234,95%CI:1.105±9.463,P=0.032;hs-CRP>3mg/L-OR:3.902,95%CI:1.171~13.001,P=0.027)。
   结论:
   1、不同临床分型的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具有各自的特点,且颈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具有一致性。
   2、hs-CRP所反映的炎症水平可能影响了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
   3、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与炎症反应有关。随着hs-CRP浓度升高,提示炎症反应程度加剧,同时发生急性冠脉事件的风险性也增加。
   4、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和hs-CRP有助于预测ACS发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