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活性维生素D3对白蛋白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6h】

活性维生素D3对白蛋白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索引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细胞来源

2.1.2 实验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1.4 引物合成

2.1.5 主要溶液及试剂配制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2.1 HK-2细胞的培养

2.2.2 实验分组

2.2.3 RT-PCR法(反转录-聚合酶反应法)检测TGFβ1 mRNA、ILK mRNA的表达

2.2.4 ELISA(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检测细胞上清液FN的蛋白表达

2.2.5 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E-cadherin、α-SMA的蛋白表达

2.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各组细胞形态学的变化

3.1.1 空白对照组、1,25(OH)2D3诱导组HK-2细胞形态

3.1.2 白蛋白诱导组HK-2细胞形态

3.1.3 不同浓度1,25(OH)2D3干预组HK-2细胞形态

3.1.4 TGFβ1拮抗剂组HK-2细胞形态

3.2 RT-PCR结果—TGFβ1 mRNA、ILK mRNA的表达

3.3 ELISA结果—FN的蛋白表达

3.4 细胞免疫荧光结果—E-cadherin,a-SPA的蛋白表达

第4章 讨论

4.1 蛋白尿与EMT

4.2 1,25(OH)2D3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与蛋白尿的关系

4.3 1,25(OH)2D3对EMT的影响及TGFβ1/ILK信号通路的作用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之处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3[1,25(OH)2D3]对白蛋白诱导的正常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过程的影响,及TGFβ1/ILK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探索1,25(OH)2D3延缓肾脏纤维化进程的可能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的HK-2细胞随机分为以下组别:A空白对照组:未加任何刺激物;B1,25(OH)2D3诱导组[10-7mol/l1,25(OH)2D3];C白蛋白诱导组(5mg/ml白蛋白);D10-8 mol/l1,25(OH)2D3干预组[5mg/ml白蛋白+10-8 mol/l1,25(OH)2D3];E10-7mol/l1,25(OH)2D3干预组[5mg/ml白蛋白+10-7mol/l1,25(OH)2D3];F10-6mol/l1,25(OH)2D3干预组[5mg/ml白蛋白+10-6mol/l11,25(OH)2D3];G TGFβ1拮抗剂组(5mg/ml白蛋白+TGFβ1拮抗剂SB431542),以上各组均培养24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K-2形态的改变;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TGFβ1、ILK mRNA的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上清液纤连蛋白(FN)的表达水平。
  结果:①HK-2细胞正常呈卵圆形铺路石样,白蛋白刺激后细胞胞体变长,变细,细胞间隙增大;随着1,25(OH)2D3浓度的升高,HK-2细胞形态改变程度较白蛋白诱导组逐渐减轻;②白蛋白诱导组TGFβ1、ILK mRNA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不同浓度1,25(OH)2D3干预组TGFβ1、ILK mRNA明显下调(P均<0.05);③白蛋白诱导组E-cadherin的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下降,α-SMA、FN的蛋白表达上升(P均<0.05),而在不同浓度1,25(OH)2D3干预组及TGFβ1拮抗剂组E-cadherin的蛋白表达较白蛋白诱导组显著上调,α-SMA、FN的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均<0.05),且随1,25(OH)2D3浓度升高作用更加明显。
  结论:白蛋白可以使体外培养的HK-2细胞TGFβ1、ILK mRNA及α-SMA的蛋白表达增强, E-cadherin的蛋白表达减少,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的发生,导致细胞外基质FN表达增加;1,25(OH)2D3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白蛋白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过程,其可能机制为1,25(OH)2D3阻断TGFβ1/ILK信号通路,最终可延缓肾脏纤维化进程,从而保护肾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