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衰老相关性研究
【6h】

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衰老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2.2 研究方法

2.2.1 分组

2.2.2 实验室测量指标

2.2.3 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

2.2.4 心脏和颈动脉超声测定

2.2.5 外周血白细胞DNA的提取

2.2.6 端粒长度的测定

2.3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分布情况

3.1.1 人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的DNA纯度鉴定

3.1.2 部分样本Southern blot结果

3.2 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3.2.1 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年龄的关系

3.2.2 各年龄组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的比较

3.2.3 各年龄组不同性别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的比较

3.3 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肾功能指标相关性

3.3.1 端粒长度与EPI-GFR相关性分析

3.3.2 端粒长度与CYSC相关性分析

3.4 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心功能指标相关性

3.4.1 端粒长度与二尖瓣E峰DT相关性分析

3.4.2 端粒长度与下壁E的相关性分析

3.4.3 端粒长度与升主动脉内径的相关性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端粒长度的检测方法

4.2 端粒长度与衰老的关系

4.3 端粒长度与肾脏的关系

4.4 端粒长度与心血管的关系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端粒长度与肾衰老的研究现状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健康汉族人群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探索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和心、肾等重要器官衰老的关系。
  方法:
  以解放军总医院2011年参加健康调查的目标人群为基础,分为35-44岁、45-54岁、55-64岁、65-74岁、>75岁以上5个年龄组,按照严格的入选与排除标准,筛选出不同年龄组健康人139例。运用地高辛探针标记的Southern blot方法测量健康人群外周血白细胞端粒DNA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端粒长度,TRF);将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代表心、肾等重要器官功能的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1、将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时序年龄(C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r=-0.314(P<0.001),回归方程TRF=-0.033CA+8.269;各个年龄组间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做方差分析,结果显示>75岁年龄组较之35-44岁组、45-54岁及55-65岁年龄组端粒长度显著缩短(P<0.05);不同性别端粒长度进行比较,结果未见明显差异。2、不同年龄组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肾功能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端粒长度与血清胱抑素C(CYSC)存在相关(r=-0.193,P<0.05),TRF=-2.020CYSC+7.827;端粒长度与肾小球滤过率(GFR)未显示明显相关性(P>0.05)。3、不同年龄组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心功能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端粒长度与二尖瓣E峰DT、下壁E及升主动脉内径存在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16、0.225、-0.203,回归方程依次为TRF=-0.006*二尖瓣E峰DT+7.472,TRF=9.759*下壁E+5.080,TRF=-0.082*升主动脉内径+8.783。
  结论:
  1、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时序年龄呈负相关性,即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缩短,可作为衰老的生物学标志物。2、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CYSC存在相关性,显示端粒长度与老年人肾功能的变化相关,可能作为反映肾脏功能随增龄变化的一个预测因子。3、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二尖瓣E峰DT、下壁E及升主动脉内径存在相关,可作为心血管功能随增龄变化的一个预测因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