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6h】

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选题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6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第2章 意识形态安全与社会现代化基本理论概述

2.1意识形态相关理论概述

2.2 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内涵及主要内容

2.3社会现代化相关理论概述

第3章 社会现代化与意识形态互动关系的理论考察

3.1 社会现代化对意识形态发展的推动与制约

3.2 意识形态对社会现代化的引领与制约

第4章 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历史变迁和理论反思

4.1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与阶段

4.2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4.3中国社会现代化与意识形态互动关系的实践考察

4.4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理论反思

第5章 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冲击

5.1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冲击的表现

5.2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冲击的原因

5.3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冲击的后果

第6章 基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目标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6.1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领域的关系

6.2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社会运行机制

6.3 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控制方法

6.4 注重社会现代化与意识形态的良性互动

结语:社会现代化与意识形态——在互动中前行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伴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社会体制的逐步转型,迅速地消解着原有的社会结构。新的社会存在、生活方式挤压着传统的境遇空间,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压力。各种社会思想争相涌现,传统的价值观、利益观、道德观等受到冲击,歪理邪说充斥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再加上主流意识形态的“偏颇”和“手软”,从而引发了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问题。因此,如果要想走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现代化道路,就有必要化解意识形态领域的危机,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体系。为此,本文基于阶级分析法、跨学科综合法、历史文献法,探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从理论上探讨揭示“社会现代化与意识形态的互动”问题,从实践上考察“中国社会现代化与意识形态安全的互动”问题,最终提出“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何为”的策略。
  从理论上看,社会现代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体现在“社会存在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因此,社会现代化与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可以用“辨证统一”来概括。从逻辑关联看,二者之间存在双向互动的多元可能。社会现代化是意识形态有效引导的必然趋势,意识形态需要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因此,如果二者的互动是良性的,那么有利于创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生态;反之,则容易引发社会的摩擦与冲突,引发社会动乱,制约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从实践上看,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探索期、城市化期和全球化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围绕社会现代化目标、社会公平、社会阶层、社会核心价值观等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了不断的建设,为社会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然而,伴随着主体的“自我”缺失,社会现代化价值观的失效,外部环境的冲击,加上社会现代化发展规划程度不够,整体协同程度不够以及有序成长程度不够,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危机四起”,表现为对指导思想、政治信仰、道德秩序、民族精神的不断冲击。如果任由主流意识形态遭受外部冲击,将对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等产生巨大的冲击,从而影响社会稳定,政府权威效力失效等,破坏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的实现。
  为此,基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有必要注重意识形态安全的建设。首先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几组关系,主要体现在:正确处理“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正确处理“内容稳定”与“理论创新”的关系;正确处理“理性认知”与“情感认同”的关系;正确处理“集团性话语”与“个体性话语”的关系;正确处理“先进性”与“大众性”的关系。其次,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社会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建立社会思潮预警机制;建立社会疏通引导机制;建立社会利益诉求机制;建立公民社会认同机制;建立社会价值转化机制。第三,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控制方法,主要体现在:注重硬控制和软控制方法互补;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相互结合;有形控制和无形控制相互交织;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相互贯串。最后,注重意识形态与社会现代化良性互动,主要表现在:社会制度发展与意识形态良性互动;社会思潮发展与意识形态良性互动;社会层级结构与意识形态良性互动;社会参与政治与意识形态良性互动。
  意识形态是国家的精神或灵魂,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保障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安全、稳步推进的战略需要。本文通过对意识形态安全和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互动及建设研究,旨在进一步深化意识形态安全理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与时俱进;进一步统摄社会思想,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和运行机制,以保证我国后发式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有序推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