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
【6h】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主要问题说明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第2章 “经济决定论”及其产生的背景

2.1 “经济决定论”的理论内涵

2.2 “经济决定论”产生的理论与现实背景

第3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决定论”批判的缘由及其历程

3.1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决定论”批判的缘由

3.1.1 从理论基础方面

3.1.2 从唯物史观根源方面

3.2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历程

第4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决定论”批判的理论路径

4.1 从人文主义路径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

4.2 从科学主义路径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

4.3 从综合路径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

第5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决定论”批判的启示及其意义

5.1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决定论”批判的启示

5.2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决定论”批判的意义

5.2.1 理论意义

5.2.2 现实价值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自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创立以来,就有一种错误的倾向,即将其理解成一种“经济决定论”。以伯恩施坦和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理论家受“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实证化的阐释,将其解读成一种庸俗的经济决定论,从而既给无产阶级革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也给真正理解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者产生了一种错误性导向。
  对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纷纷站出来对此展开激烈的批判。其批判的路径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人文主义的路径,主要以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等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为代表,分别站在总体性、实践哲学和主体性的视角,给予“经济决定论”以全力的反击;第二种是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科学主义路径,从维护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立场,重新赋予了历史唯物主义以一种新的科学理解,既回应了人文主义,又对“经济决定论”给予了批判;第三种则以哈贝马斯的历史唯物主义重构的视角为代表,回到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力图开辟一种综合式的批判路径。西方马克思主义为“经济决定论”的批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既丰富了唯物史观的理论视野,但也缺乏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准确和完整的理解,从而使得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再批判”又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
  当今时代,“经济决定论”并没有彻底消失。对致力于经济建设的中国来说,摆脱其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现实命题。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这一论题的批判视角既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上的启示,也为观照当下中国现实社会提供了一种发展的方向。只有真正抛开经济决定论、生产决定论的负面影响,社会才能得到全面和健康的发展,人才会摆脱物欲的束缚而变得真正的自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