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调强放疗GTV不同勾画方式的疗效对比分析
【6h】

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调强放疗GTV不同勾画方式的疗效对比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患者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

2.2 治疗方案

2.3 毒副反应评价

2.4 随访

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病例特征

3.2 诱导化疗疗效

3.3 202例鼻咽癌患者的生存情况

3.4 202例患者生存因素分析

3.5 治疗期间毒副反应

3.6 复发患者局部失败模式分析

第4章 讨论

4.1诱导化疗

4.2诱导化疗后IMRT GTV靶区勾画

4.3局部失败模式

4.4 预后因素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背景与目的:
  鼻咽癌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在诱导化疗(Induction Chemotherapy,IC)后明显缩小,本研究比较诱导化疗后GTV不同勾画方式的临床疗效差异。
  方法:
  收集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江西省肿瘤医院初治的202例Ⅲ~Ⅳa期(AJCC分期)鼻咽癌患者,所有患者至少完成2程以铂类为基础的诱导化疗,并完成根治性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或同期放化疗。根据化疗后GTV勾画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依据IC前病灶影像勾画(pre-GTV)组和依据 IC后残留病灶影像勾画(post-GTV)组,其中后者的高危临床靶区(CTV1)必须包全诱导化疗前大体肿瘤体积。分析整组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因素,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和毒副反应。勾画10例局部失败患者的复发肿瘤区rGTV(relapse gross tumor volume),比较原GTV、rGTV和CTV1之间的体积关系,探讨失败模式的类型。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RFS)、无区域复发生存率(RR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通过Kaplan-Meier计算;各组患者之间的生存差异采用log-rank test法进行检验比较;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诱导化疗前后体积差异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定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全组随访时间为3-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5个月。pre-GTV组和post-GTV组患者3年OS分别为87.2%、82.4%(log-rank P=0.976),3年PFS分别为74.9%、74.4%(P=0.982),3年LRFS分别为94.0%、96.3%(P=0.406),3年RRFS分别为100.0%、97.3%(P=0.271),3年DMFS分别为77.9%、78.2%(P=0.941),pre-GTV组和post-GTV组生存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全组患者3年OS、PFS、LRFS、RRFS、DMFS分别为83.3%、74.5%、95.8%、97.8%、78.2%。治疗期间毒性反应可耐受,3/4级咽部黏膜炎、口干、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分别为6.4%、5.4%、5.9%。分析pre-GTV组和post-GTV组局部失败模式,前者出现3例鼻咽复发,其中2例野外复发,野内复发1例,后者出现7例鼻咽复发,且均为诱导化疗后GTV内复发。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治LDH与OS、PFS、DMFS密切相关;诱导化疗后EBV-DNA水平及N分期与PFS、DMFS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仅N分期是PFS和DMFS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按诱导化疗后残留肿瘤勾画GTV在缩小靶区的同时仍可维持满意的局部区域控制率和总生存率,无靶区外复发,具有一定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