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调强放疗靶区勾画方式改变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
【6h】

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调强放疗靶区勾画方式改变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治疗方案

1.3 疗效评价

1.4 毒副反应

1.5 随访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入组情况

2.2 治疗依从性

2.3 诱导化疗结果

2.4 两组放疗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对比

2.5 同步放化疗的疗效评价

2.6 治疗期间3~4级急性毒副作用

2.7 生存分析

2.8 晚期放射性毒副反应

2.9 生活质量评分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鼻咽癌的化疗进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缩小调强放疗(IMRT)靶区是否能在不降低局控率和远期生存率的同时降低周围正常组织毒副反应,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从2012年7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入组病理活检确诊为鼻咽癌的T3~4N0~3M0初治患者140例,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A组(以诱导化疗前的影像学制定实施IMRT)(n=68)和B组(以诱导化疗后的影像学制定实施IMRT)(n=72)。所有患者采用TP(紫杉醇175 mg/m2 d1+顺铂75 mg/m2 d2)或PF(顺铂75 mg/m2 d2+5-氟尿嘧啶1000 mg/m2 d1-4持续静脉泵入)方案行诱导化疗,每三周重复,共2周期,然后在IMRT期间同步顺铂40 mg/m2每周方案化疗。所有患者在诱导化疗前和诱导化疗后在相同的体位固定下行2次CT模拟定位扫描和2次MRI扫描,并将诱导化疗前后两次图像进行CT-CT、CT-MRI融合,然后勾画、测量并比较每例病人诱导化疗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并根据分组制定实施调强放疗,根据DVH图比较GTVnx、GTVnd、CTV1的体积变化,GTVnx的D2%、D98%、Dmean,以及腮腺的Dmean、D33%、D50%和其余各危及器官的Dmax体积剂量覆盖情况,观察比较入组患者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以及与治疗相关的毒副反应,并评价患者生活质量。 结果:所有入组患者诱导化疗前和诱导化疗后的平均GTVnx分别为39.19±21.67cm3和22.62±14.03cm3( P<0.001), GTVnd分别为18.30±13.37cm3和8.39±8.34cm3(P<0.001);诱导化疗分别使GTVnx和GTVnd平均缩小40.15%和57.92%。 A组和B组GTVnx分别为48.63±40.21 cm3和27.59±21.35 cm3(P<0.001), CTV1分别为366.52±125.89cm3、305.23±100.83cm3( P=0.045),GTVnx–D2%分别为7387.10±198.26cGy、7512.47±225.85 cGy( P=0.188),GTVnx–D98%分别为6826.70±128.75 cGy、6937.2±196.18 cGy( P=0.279), GTVnx–Dmean分别为7127.40±106.86 cGy、7360.4±112.50 cGy( P=0.041)。B组患者各正常组织剂量较A组低,其中双侧腮腺Dmean、双侧颞叶、双侧晶体、双侧视神经和双侧颞颌关节的Dmax存在明显差异(P<0.05)。近期疗效评价在同步放化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鼻咽部原发病灶CR率在A组和B组分别为91.2%和93.1%,颈部转移淋巴结CR率在A组和B组分别为94.9%和93.8%,其中A组6例、B组5例鼻咽部残留,A组3例、B组4例颈部淋巴结残留(P>0.05)。急性毒性反应两组基本相似,无统计学差异;远期毒性反应中,口干B组轻于A组(P<0.05),其余无统计学差异。B组生活质量较A组高,其中认知功能有统计学差异。经中位期35个月(24-62个月)的随访, A组和B组1、2、3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LRFFS分别为:98.5%和97.2%、95.4%和94.3%、90.3%和92.5%(P=0.205),1、2、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分别为:92.6%和91.7%、88.2%%和83.3%、80.0%和83.3%(P=0.885),1、2、3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91.2%和90.3%、83.8%和79.2%、72.5%和77.5%(P=0.444),1、2、3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98.5%和97.2%、92.6%和93.1%、81.5%和82.2%(P=0.617)。 结论: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按照诱导化疗后的影像学勾画GTVnx来实施IMRT计划,临床疗效未降低,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