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4--6岁学龄前儿童公平行为和公平意图的发展研究
【6h】

4--6岁学龄前儿童公平行为和公平意图的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文献综述

1.1.1 公平的概念

1.1.2 公平的研究范式

1.1.3 公平行为的年龄效应

1.1.4 公平行为的性别效应

1.1.5 公平意图的相关研究

1.1.6 公平行为的发生机制研究

1.1.7 博弈实验中的方法效应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二章 公平行为和公平意图的实验研究

2.1 独裁者博弈实验和最后通牒博弈实验

2.1.1 实验目的

2.1.2 实验假设

2.1.3 实验方法

2.1.4 实验结果

2.2 迷你最后通牒博弈实验

2.2.1 实验目的

2.2.2 实验假设

2.2.3 实验方法

2.2.4 实验结果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3.1 从提议者的角度分析4-6岁学龄前儿童公平行为和公平意图的发展

3.2 儿童公平行为和公平意图的发生机制研究

3.3 从回应者的角度分析4-6岁学龄前儿童公平行为和公平意图的发展

3.4 局限与展望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公平行为是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内容。以往对公平行为的博弈研究,主要以成人被试为主,由于没有控制被试的年龄跨度和分配资源的类型及数量,关于公平行为的年龄效应和性别效应,目前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在采用迷你最后通牒博弈对公平意图的研究中,大都发现公平意图会影响成人的行为决策,但公平意图是否会影响学龄前儿童的行为,公平意图在不同年龄段的发展又是怎样的?目前鲜有相关的研究,且迷你最后通牒博弈所使用的策略方法也并不适用于学龄前儿童;目前有关公平的发生机制研究非常少,且通常采用的第三方任务会减少被试表现出来的自利成分。因此本研究选取了108名4-6岁学龄前儿童,提供两种分配资源控制该因素的影响,采用第一方博弈任务,通过实验一中的独裁者博弈和最后通牒博弈,以及实验二中的改进版迷你最后通牒博弈,分别从提议者和回应者的角度考察了4-6岁学龄前儿童公平行为和公平意图的发展情况及发生机制。得到了以下结果: (1)4-6岁学龄前儿童在独裁者博弈和最后通牒博弈中的出价都显著大于0,并且均存在年龄效应,但性别效应均不显著,年龄和性别也都无交互作用。 (2)在比较两个博弈实验中的出价时发现,4岁儿童在两个实验中的出价无显著差异,而5岁和6岁儿童在最后通牒博弈中的出价要显著高于在独裁者博弈中的出价;在进一步比较两个博弈实验的出价差值发现,4岁和5岁儿童的出价差值存在显著差异,而5岁和6岁、4岁和6岁儿童的出价差值差异不显著。 (3)被试在备选方案依次为(10,0)、(8,2)、(2,8)和(5,5)时,对必选方案(8,2)的拒绝率逐次上升。但4岁和5岁儿童在备选方案为(8,2)和(2,8)时拒绝率持平。各年龄段儿童在备选方案为(5,5)的拒绝率要显著高于在备选方案为(10,0)时的拒绝率;在备选方案为(8,2)和(2,8)时,4岁儿童的拒绝率要显著高于6岁儿童。 以上结果表明:4岁儿童已经初步获得了公平行为和公平意图,并且后天习得是公平性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公平行为和公平意图也逐渐获得发展。但由于4-6岁儿童性别行为还未定型,因此该年龄段儿童公平性发展尚不存在性别差异。另外,儿童公平意图的发展速度慢于公平行为的发展,5岁时儿童公平行为和公平意图的发展开始出现差异,6岁是儿童公平意图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在哪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公平行为和公平意图步调一致,4岁前儿童公平性是如何发展的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著录项

  • 作者

    余巧玲;

  •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 学科 心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董圣鸿;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公平行为; 意图;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