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控制——以A市城南新区投融资平台为例
【6h】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控制——以A市城南新区投融资平台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2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控制的基本理论

2.1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界定

2.2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

2.3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及控制的理论基础

3A市城南新区投融资平台风险的主要表现及成因分析

3.1 A市城南新区投融资平台概况

3.2 A市城南新区投融资平台风险的主要表现

3.3 A市城南新区投融资平台风险的成因分析

4 重庆市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成功经验及其借鉴

4.1 重庆市政府投融资平台概况

4.2 重庆市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具体做法

4.3 重庆市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成功经验

5 完善A市城南新区投融资平台风险控制的对策

5.1 缩小投融资平台债务规模,拓宽平台融资渠道

5.2健全平台内部治理机制,建立市场化运做主体

5.3 完善金融机构贷款制度,严格审核贷款条件

5.4规范政府管理体制,引导投融资平台规范发展

5.5掌握国家政策导向,提升投融资平台的投融资效率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也给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造成很大的挑战。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在中央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创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继组建了一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加快本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项目建设和扩大内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投融资作用。然而,随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数量和债务规模日益膨胀,投融资平台也面临着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偿债风险加剧、财政压力日益增大等诸多问题。
  本文以A市城南新区为探讨对象,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依照“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在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债务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以探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控制问题为主题,对其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完善问题的对策。
  首先,本文从理论角度阐述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涵义、产生的原因及其基本特征,过渡到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的内涵和特征、表现形式、生成机理及其风险的传递分析等方面阐述。其次,以A市城南新区投融资平台为案例研究对象,对A市城南新区投融资平台概况及风险控制的现状做出陈述,进而阐述A市城南新区投融资平台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债务规模较大;(2)领导多头审批项目资金;(3)贷款及发行债券门槛过低;(4)政府违规担保和挪用项目资金;(5)开发的商品房大量积压等方面。然后在此基础上对A市城南新区投融资平台概况及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剖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财税体制改革是投融资平台债务规模剧增的诱因;(2)自身治理结构混乱促使投融资平台风险膨胀;(3)金融机构的竞争态势助推投融资平台的风险扩大;(4)地方政府政绩盲目攀比使投融资平台风险猛增;(5)国家宏观政策不明朗凸显投融资平台政策性风险。再次,对比重庆市政府投融资平台现状,分析总结出了重庆市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成功经验,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打破条块分割体制,整合并缩减债务;治理平台内部结构,实现经营模式转型;构建金融防火墙,规避平台融资风险;改变政府政绩观,投身城市规划建设;利用土地储备政策,解决建设资金瓶颈。最后,在得出A市城南新区投融资平台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后,对比重庆市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控制的成功经验,旨在完善A市城南新区投融资平台风险控制的对策,从以下方面入手:(1)缩小平台债务规模,拓宽融资渠道,主要包括:完善财税体制,平衡地方事权与财权;实施资产证券化,融通平台资金;鼓励外资、民间资本投资;与房地产商合作,共同开发土地资源。(2)健全平台内部治理结构,主要包括:完善内部治理机制与监管机制;健全财政资金结算机制和健全建设项目全过程风险控制机制。(3)严格审核贷款条件,主要包括:建立银政信息沟通合作机制、完善银行监管和协调机制以及认真贯彻贷款管理法律法规。(4)规范政府管理体制,引导投融资平台规范发展,主要包括:监控贷款资金流向、完善问责机制和理顺体制机制。(5)掌握国家政策导向,提供平台的投融资效率,主要包括:加强规范投融资平台融资监管制度;认真贯彻房地产开发及调控政策;充分利用国家土地政策等。
  综合衡量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应对金融危机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及其业已累积形成的巨大的债务规模,地方政府应当着手对其实行改革,推进其向规范化、市场化方向迈进,最终引导其转型发展,将其培育为具备造血功能和偿债能力的优质市场化经济实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