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开放式基金“泵浦”现象检验:基于规模、投资风格和管理团队视角的经验证据
【6h】

开放式基金“泵浦”现象检验:基于规模、投资风格和管理团队视角的经验证据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结构

1.4 创新点及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开放式基金“泵浦"现象的理论解释

2.1 避税说

2.2 橱窗粉饰效应

第3章 开放式基金“泵浦”现象的实证研究

3.1 数据样本的选取与变量定义

3.1.1 数据样本的选取

3.1.2 变量定义

3.2 实证模型及实证结果分析

3.2.1 实证模型

3.2.2 基于我国开放式基金数据实证结果分析

3.3 异方差性检验

3.4 稳健性检验

3.4.1 基于基金重仓股收益率的检验

3.4.2 基于重仓股异常买入、卖出量的实证分析

第4章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现今的经济模式下,随着金融市场的越发成熟,基金经理人想要在市场上获取高额收益,不得不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其所管理的基金业绩,此行为即为本文研究的主题,基金的“泵浦”现象。基金的“泵浦”(pumping)现象是指基金经理在季末或年末,通过持续买入或卖出基金原有的持仓证券,从而导致基金价格和收益率显著提升,以扭曲基金业绩来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因我国的业绩报表一般都发布于年初或季初,故若对上一时期的年末或者季末的基金业绩稍加变动,会使得其报表变得炙手可热,投资者往往被其表面的业绩所吸引而致使自己错误的投资。基金的“泵浦”现象是基金经理人通过对现有资产大量的交易人为的抬高其年末或季末业绩,而使投资者误以为此类基金具有投资价值,而对此进行投资。所以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公平与有效。丰富的经验研究发现,西方成熟市场存在明显的“泵浦”现象。那么,在我国开放式基金市场中是否存在“泵浦”现象?同时,基于管理团队视角对单个基金经理人与多个基金经理人管理的情况下进行比较,探讨这两者与基金“泵浦”现象存在何种关系,基金的“泵浦”现象是否在只有单个经理人管理下更加明显?
  针对此问题,通过构建基金季末和年末收益率变化为工具变量,以我国开放式基金为样本,研究我国基金“泵浦”现象。分析我国是否存在基金“泵浦”现象,以及基于不同基金规模和基金投资风格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考察在单个基金经理人情况下是否其“泵浦”现象更为明显;然后,从开放式基金投资的重仓股角度出发,研究开放式基金持有的重仓股股价在季末或者年末是否存在提升;最后,从开放式基金对此重仓股的异常买入、卖出量进行分析。本文以我国开放式基金2005年至2015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通过丰富的实证获得如下一些重要发现:(1)我国开放式基金确实存在“泵浦”现象,即其在季末或者年末出现收益率提升现象;我国开放式基金在季末的口收益率相比基金的平均日收益率高约0.37%,在年末的日收益率比平均日收益率高约0.61%;(2)开放式基金所投资的重仓股股票收益率在季末和年末也会有所提升,这从侧面佐证了我国市场存在“泵浦”现象;(3)从基金对重仓股的异常买入、卖出量方面,本文实证发现异常买入量高于异常卖出量,这是对“泵浦”现象存在于我国开放式基金市场的更加强有力的证明;(4)将市值和基金存续期作为控制变量之后,本文实证发现,中等市值的基金,其“泵浦”现象更加明显;基金的存续期与基金“泵浦”现象成正相关关系,即存续期越长,基金“泵浦”现象越明显;(5)将我国开放式基金按照基金类型,即投资风格分组后,发现平衡型基金相较于收入型基金和成长型基金,其“泵浦”现象较为明显。(6)将基金经理数量纳入考查范围,即从基金管理团队视角来进行分析,发现当基金公司只有单个基金经理的情况下比存在多个基金经理的情况下,其“泵浦”现象更加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