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神话”与“志怪”:韩少功的两类书写
【6h】

“神话”与“志怪”:韩少功的两类书写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导言:对若干概念的讨论

一、“神话”·“集体无意识”·“原型”

二、楚骚文化

三、“志怪”·“个人无意识”·“情结”

第一章 韩少功的“神话”书写

第一节 “金枝”模式

第二节 “智障通神”模式

第三节 从“神话”到“巫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韩少功的“志怪”书写

第一节 个性之“怪”

第二节 心理之“怪”

第三节 怪诞的“当代”记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意识到的无意识

第一节 在作家理性审视下的非理性

第二节 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语言

本章小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发表

声明

展开▼

摘要

韩少功是当代文学界公认的最值得期待的作家之一。本文以韩少功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分为三章,主要从作品中“神话”书写和“志怪”书写入手,挖掘这些书写背后隐藏着的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无意识心理,探寻在这两种心理因素支配下,人群和个人的看似非理性的言语行为其实关乎着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积淀。韩少功的写作处处显露着智慧和理性,对这些无意识的书写也体现着作者对待复杂问题的思考方式,同时也是作者对语言表意系统的一种有意味地探索。 第一章从韩少功小说中描写到的“神话”故事和楚巫文化出发,通过梳理这些现象探究作者描写此类现象的原因所在,同时揭示出“神话”故事和巫楚文化遗迹与集体无意识的深层勾连。这种代代相传的故事和经验是集体无意识在发挥着作用,这种拒绝知识和理智的力量常常比我们估计的要强大得多。第二章从韩少功作品中大量书写的生活中的怪人怪事出发,展开外在性格分析以及内在的精神分析,进而发现这些人的怪异行为举止其实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也体现出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这种无意识的心理积淀支配着他们生活中的行为,让他们不自觉地成为了别人眼中的“怪人”。第三章从作者主体出发,韩少功的理性和智慧在文坛有目共睹,但在作品中又涉及许多非理性的题材和表达方式,本章主要梳理这种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并初步探讨这种写作的原因及特点,它间接地反应着作家主体的心理倾向及思想倾向。此外,作家在书写意识与无意识彼此交互作用的复杂关系中,在语言层面上呈现出种种颇有意味的独特表达方式,语言本身成为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一座桥梁。 韩少功用非理性的言说表达理性的思考,有关探究民族文化心理的书写一方面显示出作者在文学创作方面旺盛的生命力,对文学深厚的感情以及对待文学严肃的态度,另一方面也通过对无意识内容的书写和探寻,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作为意识的源泉和动力,潜意识隐藏着更重要的真实。韩少功以他写作中思想的深邃性与作品格式的特别性在文坛保持着长青姿态,关注文化的同时关注着人类生存状态,不断探索,在反思和批判中不断前进。

著录项

  • 作者

    呼文文;

  •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

  • 授予单位 扬州大学;
  • 学科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郭建军;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中国文学 ;
  • 关键词

    神话; 志怪; 韩少功; 类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