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子封装SiC/Al复合材料热导率研究
【6h】

电子封装SiC/Al复合材料热导率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以电子封装为应用背景,分别采用无压渗透法制备了不同SiC 颗粒粒径(220μm 、90μm、63μm),不同SiC 颗粒形状(不规则形状、近球形),不同铝基体(含5%、9%、12%的合金元素Si,含3.5%、6.3%、10.2%的合金元素Mg),及其不同热处理状态(固溶时效、退火)的SiCp/Al 复合材料试样;用预制模渗透法制备不同体积分数(38.4%、48.93%、52%、62%),不同气孔含量(3.7%、3.0%、2.4%、1.7%)的SiCp/Al 复合材料试样。利用OM、XRD、SEM 及TEM 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组织、物相、微观形貌进行了观测分析;利用激光导热仪测定了SiCp/Al 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探讨了SiC 颗粒的大小、形状、体积分数,气孔含量,SiC 和A1 之间的界面性能与热导率的关系,并从界面面积、界面状态两个统一的角度分析了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变化规律。在Maxwell 理论基础上,结合复合材料微观力学模型,初步建立了简单的适合SiCp/Al 复合材料的理论预测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SiC颗粒粒径的增加,SiCp/Al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增加; 近球形SiC颗粒与不规则形状SiC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相比,有一定提高; 随着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 SiCp/Al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呈降低趋势,且在体积分数小于50%时,下降较为明显;当复合材料有微量孔洞时,其导热性能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这些热导率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SiC颗粒所提供的散射面积不同而引起。 (2)基体中加入适量的Si元素可明显抑制界面反应的进行,并且随着基体合金中Si含量的增加,SiCp/Al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降低,但不是呈线性下降;基体中单纯加入Mg元素不能抑制界面反应的发生,有界面反应物A14C3生成,且界面反应程度随着Mg含量的增加而减少,但能改善Al/ SiC体系的润湿性,随着基体合金元素Mg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呈上升趋势,当Mg含量超过6.3%时,其热导率增加的幅度减小;SiC颗粒表面进行氧化处理可以抑制有害界面反应的发生,也可改善润湿性,SiC在800℃×4h氧化时比在1100℃×4h更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SiCp/Al复合材料在经过四种不同固溶时效处理后热导率比退火态的高,而且在四种固溶时效中,495℃固溶3h,200℃时效3h的热导率最高;(3)建立的理论预测模型,与实测值符合较好,模型不仅考虑了界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也考虑了粒子的形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