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ACT-R理论看我国的数学双基教学
【6h】

从ACT-R理论看我国的数学双基教学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概述

1.1 课题的来源

1.1.1 ACT-R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1.2 ACT-R理论的教育观点

1.2 课题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框架

第2章ACT-R理论评析

2.1 ACT-R理论基础

2.1.1 理性分析

2.1.2三个二分法

2.2 陈述性知识

2.2.1 知识的表征

2.2.2信息块的获得

2.3 程序性知识

2.3.1知识的表征

2.3.2认知技能的学习

2.3.3小结

2.4 目标层级

2.5 激活过程

2.5.1基本技能的自动化

2.5.2激活量的学习

2.5.3学习定律

2.5.4小结

2.6 冲突决策

2.6.1最佳使用效用

2.6.2实例的成功概率和花费估计

2.6.3满意解决法

2.6.4 小结

2.7 信息流程

2.8 ACT-R理论中的学习迁移

2.9 ACT-R理论与其它理论的关系

2.9.1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

2.9.2 Soar认知理论

2.9.3小结

第3章 中国数学“双基”教学研究

3.1 数学双基教学的历史根源和社会环境

3.2 数学双基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3.3 数学双基教学的特征

3.3.1记忆通向理解

3.3.2速度赢得效率

3.3.3严谨形成理性

3.3.4重复依靠变式

3.4 数学双基教学纵向的层次

3.4.1双基基桩建设

3.4.2双基模块的教学

3.4.3双基平台

第4章 从ACT-R理论看我国的“双基”教学

4.1 练习有助于理解

4.2 接受性学习

4.3 熟能生巧

4.3.1为什么“熟”能生“巧”

4.3.2为什么有时候“熟”没有生“巧”

4.4 典型例题

4.4.1双基教学中典型例题的作用

4.4.2 ACT-R 理论中样例在认知技能获得中的作用

4.4.3朱新明的“示例演练”教学法

4.4.4 对样例学习问题的思考

4.5 变式练习

第5章 教学建议

5.1 关于“做中学”

5.1.1练习是掌握双基的必由之路

5.1.2理解与练习并重

5.1.3 把握练习的“量”与“度”

5.1.4 提高练习的有效性,保证练习的“质”

5.1.5重视任务分析与及时的反馈

5.2 关于“例中学”

5.2.1注重对样例的理解

5.2.2聚焦典型例题

5.3 “做中学”和“例中学”的结合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长期以来,数学双基教学一直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一大特色.我国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这在国际教育测评及数学竞赛中是得到公认的.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我国对双基本身研究得较少.双基教学基本上只停留在经验水平,没有上升到理论. ACT-R理论作为一种认知理论,其许多观点与我国传统的双基教学不谋而合,如强调练习的作用和基本技能的自动化、主张熟能生巧,肯定接受学习的价值等.因此,它可以为我国的双基教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本文从两个着眼点出发:1)考查ACT-R理论的基本内容2)考察我国数学双基教学的特征.然后,结合这两个着眼点,对双基教学中一些有价值的经验作假设性的理论探讨(诸如练习有助于理解、熟能生巧、接受式教学、典型例题和变式练习等).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教学上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