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诗派对“荒原冲击波”的接受
【6h】

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诗派对“荒原冲击波”的接受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第一章"荒原冲击波"来袭

第一节解读《荒原》

一、《荒原》中的荒原意识

二、《荒原》中的宗教意识

三、《荒原》中体现的艾略特的文学观念

第二节引入"荒原"

第三节"荒原"之风劲吹

第二章"荒原冲击波"影响下的现代派诗人

一、卞之琳:诗是经验的产物

二、何其芳:"古城"意象与"荒原"意识

三、戴望舒:诗的节奏是情绪的节奏

第三章现代派诗人对"荒原冲击波"的接受

第一节现代派诗人对"荒原冲击波"的接受动因分析

第二节现代派诗人对"荒原冲击波"的接受的主要表现

一、"智性化"诗歌理念的追求

二、从"荒原意识"中寻找精神家园

三、"戏剧化"的小小实验

第四章文化过滤机制作用下的现代诗派对"荒原冲击波"的接受

一、传统文化审美意识的过滤机制

二、现世生存哲学的过滤机制

三、时代环境的过滤机制

第五章现代诗派对"荒原冲击波"接受的创造性变异

结 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诗坛,受到了一股被称之为“荒原冲击波”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现代派诗人群在接受这股“荒原冲击波”的影响时,在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意识及审美情趣都透露出《荒原》的影子,这是“五四”之后的新诗发展中出现的第一个最大的现代性的“冲击波”。 卞之琳、何其芳、戴望舒等现代派诗人在这段时期受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艾略特的影响颇深,他们的诗歌创作风格由此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呈现出追求知性、冷峻的风格倾向。但这种影响在30年代现代派诗人身上更多的表现在在诗艺层面,这就显现出在文学接受过程中文化过滤机制的作用。 本文力图运用比较文学理论和接受理论,分析研究现代诗派接受“荒原冲击波”影响的过程以及这一接受过程中包括传统文化、现实语境等方面过滤机制的作用。同时探讨现代派诗人借助于对异质文学的接受,在反观自己的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既没有照搬西方文学创作模式,也没有完全回归纯粹的中国诗歌传统,而是借此创作出了新质的中国现代诗歌。这种新质的中国现代诗歌正是西方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碰撞下的产物,也是现代作家的创作的必由之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