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种属急性放射病动物出凝血变化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治疗作用研究
【6h】

不同种属急性放射病动物出凝血变化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治疗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本课题主要观察8.0Gyγ射线照射大鼠的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模型、3.0Gyγ射线照射恒河猴的中度骨髓型放射病模型和2.3Gy中子照射比格犬的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模型出凝血系统的变化,以及不同剂量率对机体凝血系统的影响,为预防急性放射病出血治疗提供实验依据:观察rhG-CSF对3种照射模型凝血系统的影响,深化rhG-CSF对放射病治疗作用的认识。
   方法: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不同时间点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目的变化;应用血小板聚集仪分析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间接判断血小板的功能;凝血分析仪分析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观察内源性凝血途径时间(APTT)、外源性凝血途径时间(PT)、共同凝血途径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的动态演变过程间接判断血液凝血状态;血栓弹力仪分析机体凝血因子综合反应时间(R)、血栓形成速度(K)、血栓最大弹性(MA)以及纤溶率(LY60)的改变,直接判断机体的凝血功能。
   结果:在照射后3d,8.0Gyγ射线照射大鼠的APTT为照前值的81%,PT为照前值的97%,TT为照前值的86%%,R为照前值的89%;2.3Gy中子照射比格犬照后3d的APTT为照前值的99%,PT为照前值的95%,TT为照前值的91%,R为照前值的65%,K为照前值的89%,MA值为照前值的114%。综合判断血栓弹力图提示照后早期极重度和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模型凝血功能明显加强。
   在急性放射病极期(大鼠照后11d左右、猴照后14d到21d左右、比格犬照后14d左右),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目明显下降,血小板聚集功能下降。三种模型血栓弹力图表现均为凝血因子反应时间R值延长,血栓形成时间K值延长,血栓最大幅度MA减弱,LY60下降明显,提示机体凝血功能减弱,纤溶率降低。凝血四项中,8.0Gyγ射线照射的大鼠模型中,APTT明显缩短为照前值的66%,中子照射比格犬模型在放射病极期PT缩短为照前值85.53%,3.0Gyγ射线照射猴模型中,APTT明显缩短为照前值的90%;照射后纤维蛋白原含量,8Gyγ射线照射及中子照射比格犬均为升高。凝血四项结果提示凝血途径被激活,可能是机体凝血系统损害导致的反向调节所致。
   8.0Gyγ射线照射大鼠模型中,较高的剂量率比低的剂量率凝血因子反应时间明显延长,血栓形成速度明显减慢,血栓幅度明显减小。
   rhG-CSF具有促进8.0Gyγ射线照射大鼠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恢复,加快血栓形成的速度,增加血栓形成的幅度和弹性;使内源性凝血途径时间接近照前水平,提高纤维蛋白原含量的作用。
   rhG-CSF有加强3.0Gyγ射线照射猴血小板聚集的功能,以及缩短凝血因子反应时间,缩短外源性凝血因子反应时间,缩短共同凝血途径时间的效果。
   rhG-CSF可提高2.3Gy中子照射比格犬存活率,并且缩短凝血因子反应时间,加快血栓形成的速度,提高纤溶率,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的作用。
   结论:实验观察到,动物受照射后早期凝血功能有加强的趋势。照后血小板数目呈进行性下降,血小板聚集功能下降。于急性放射病极期血栓形成能力明显下降,但凝血四项指标有一定程度反应性加强。较高的剂量率比较低的剂量率对机体凝血系统的损害更突出。rhG-CSF不仅有促进血细胞恢复的现象,而且还显示出通过改善机体的凝血途径及加快血栓形成来发挥其治疗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