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语用学视角下的日语命令表达研究
【6h】

语用学视角下的日语命令表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論文要旨

第一章 序論

1.1 本研究の目的及び意義

1.2 命令表現について

1.2.1 命令表現の定義と特徴

1.2.2 直接命令表現と間接命令表現

1.3 命令表現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1.3.1 モダリティーの角度から命令表現に関する研究

1.3.2 依頼表現との対照から命令表現に関する研究

1.3.3 語用論の立場から命令表現に関する研究

1.4 本研究の立場と方法

1.5 本研究の構成

第二章 ドラマのシナリオからの命令用例調査

2.1 命令用例の調査方法について

2.1.1 シナリオで用例調査を行う理由

2.1.2 シナリオの選定

2.1.3 命令用例の認定と整理

2.2 直接命令表現に関する調査結果

2.3 間接命令表現に関する調査結果

2.3.1 慣用的間接命令表現

2.3.2 非慣用的間接命令表現

2.4 まとめ

第三章 「依頼型命令表現」の語用心理分析

3.1 シナリオ用例中の「依頼型命令表現」

3.2 命令表現の語用心理

3.3 依頼表現の語用心理

3.4 両語用心理が融合した「依頼型命令表現」

第四章 言語行為論と命令表現

4.1 命令発話に関する行為区分

4.2 命令行為が成立する適切性条件

4.3 適切性条件及び言語行為種類による間接命令表現への分析

第五章 コンテクスト要素が命令表現使用への影響

5.1 コンテクスト要素

5.2 発話場面からの考察

5.3 発話者と相手の人間関係からの考察

5.4 発話者の性別属性からの考察

5.5 まとめ

第六章 結論と今後の課題

参考文献

謝辞

展开▼

摘要

命令表达是说话人在命令对方执行某种行为或保持某种状态时所使用的语言表现。要全面地认识和掌握命令表达,仅对语言表层的语法形式进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在日本国内,基于对命令和请求进行比较的立场而展开的有关“命令请求表达”的研究非常盛行,一部分语言学家指出,“请求表达除了用于请求外,还能用来表示命令”。由此可见,语言的表现形式与实际功能之间未必完全是一一相互对应的关系。日本人在实际的语言生活中,除使用“动词命令形”和“なさい”等语法形式来直接表现出命令意图外,也有借用请求等其它表达方式来间接体现命令意图的例子。但在我国国内,对于日语命令表达这一块的教学,还基本局限于“动词命令形”和“なさい”之类用于直接表现命令意图的语法形式,日语学习者无法对命令表达形成充分的认识,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也难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完全有必要更为全面地去认识和掌握日语的命令表达。为此,本论文尝试从语用论的角度出发对日语命令表达作一更为深入的探究。首先安排的研究步骤是从日本的电视剧本中收集命令用例并展开调查,通过对命令用例的分析来具体考察日本人在表达命令时所采用的直接表达形式和间接表达形式,从中对日语命令表达的基本特征做一初步的归纳。考察结果发现,日语的命令表达基本具有以下三大特征:①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②间接命令表达在命令表达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与直接命令表达相比几乎不相上下;③“请求型命令表达”在间接命令表达中占据着绝对重要的位置。接下来的研究步骤,即对日语命令表达所具有的相关特征通过语用论的研究方法来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分析。首先,对于间接命令表达中使用率最高的“请求型命令表达”,通过进一步分析调查数据对发话人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详细考察。结果发现与命令表达的完全不必顾及对方心情的这一典型语用心理相比,“请求型命令表达”的语用心理存在着明显差异。这是因为当使用“请求型命令表达”时,发话人出于某种理由或情况的考虑而必须体谅到对方的心情,而这一点与请求表达的语用心理则相当的契合。在与请求表达的语用心理进行了比较后,可以判断出“请求型命令表达”的语用心理实际上是融合了命令与请求的一种交叉型的心理模式。在本次的用例调查中,间接命令表达除了“请求型”外,还出现了“希望型”、“义务型”、“要求型”、“劝诱型”、“禁止型”、“提议型”、“提醒型”等规约性的表达方式,为什么所有这些形式可用于命令表达呢?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主要从“言语行为论”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探讨。基于美国语言学家塞尔所提出的言语行为成立必须满足的“合适条件”这一理论,本论文对“请求”、“希望”、“义务”、“要求”、“劝诱”“禁止”、“提议”、“提醒”等言语行为就其各自的合适条件进行了分析,并与命令行为做了相应比较。结果发现在发话人与听话人所处的人际关系中,当发话人拥有强硬立场、与听话人相比恰好处于上位时,则该言语行为的预备条件几乎也就满足了命令行为成立时所需具备的预备条件,而这样一来,该言语行为的合适条件所包括的命题条件、预备条件、真诚条件、基本条件就全部能满足命令行为成立时所需具备的合适条件。此时,“请求”、“希望”、“义务”、“要求”、“劝诱”“禁止”、“提议”、“提醒”等各言语行为即可借用于命令行为,从而来间接表现出发话人的命令意图。最后,为明确日本人究竟如何来区分使用直接命令表达和间接命令表达,根据语用论中所重视的发话场景、发话人和听话人的人际关系、发话人的性别属性等语境要素,对本次用例调查中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进一步整理与考察。结果发现日本人在以下场合更倾向于使用直接命令表达:①发话场景为学校或家庭中时②从发话人与听话人所处的人际关系看,发话人与听话人属于同一集团内部、且发话人处于听话人上位时③发话人为男性时。而在以下场合则具有较少使用直接命令表达、而更多使用间接命令表达的倾向:①发话场景为职场中时②从发话人与听话人所处的人际关系看,听话人为发话人所属集团的外部人士,或发话人与听话人属于同一集团内部、且发话人处于听话人下位时③发话人为女性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